不要纯为镀金读研,靠糊弄试图“低空掠过”行不通
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研,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比如能吃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本科阶段经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果还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好了。
在选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时,我还是会优先考虑有明确学术志向的学生。读研,特别是读在职研究生之前,还是要想清楚,你的研究和你设定好的职业路径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念下去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你无法保证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建议为了镀金来读研读博。现在,教育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重视,靠着糊弄试图“低空掠过”不仅行不通,也会让你的导师很为难。
其实,学生入校时,常遇到的困难,就是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明确目标,或者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与自身水平不匹配,产生挫折感。
从我培养学生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刚入学时,一定要“狠抓”,要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你抓得越早,学生越容易出成果;出了成果,就容易形成正向反馈,他就更有信心。
我会让学生大量看文献,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要看英文文献,大概用半年左右时间,接触到研究领域的真正的最前沿;还会给他们强化科研方法,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训练。如果学生写作能力欠佳,我会把学生拉到身边,当着他的面逐字逐句给他改论文写法。
我花了大量时间培养学生。我知道,一个好导师,对学生真的太重要了。我也是因为碰到了我的恩师,才走上了学术道路。
在我看来,导师也要具备一些基本素养。
首先,他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在发生什么。如果故步自封,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就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洞察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的建议。如果导师给学生找的方向不是很有前途,那就算学生做到世界最好,也很难在顶尖杂志发一流水平论文。要是导师为学生选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学生能做到前沿,就会是真正的顶级科学家。从某种程度来说,方向能够决定学生成就的上限。
此外,导师也要自己动手做科研。只有自己做,才能体会学生的苦辣酸甜,更容易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心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导师也要经常和学生接触,比如时不时一起吃个饭,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活和学业状况。
读研后要想清楚:是学手艺,还是要以科研为业?
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很多研究生,包括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考研,所以我也考;有的是觉得读研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是正好遇到了保研的机会,于是就读了研。这其实没关系,但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学到一门手艺,还是以此为阶梯,真正以科研为业?
硕士研究生阶段,其实很需要导师扶着走,给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好比给你一把枪,告诉你那边有只兔子,你把它打了。
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这个方向是学生擅长的。学生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他不仅能打到兔子,还能看到广袤的森林。差一点的情况,是学生拿到了枪,打到了兔子,拿着兔子交差。比较痛苦的就是,学生不喜欢这把枪,也不会打,还连兔子的影子都看不见。
负责任的导师,或许会转而给学生一把弓,或者干脆把兔子拎到学生面前,让他能有成就感。但如果导师的学生很多,他可能根本没时间来做这些事。如果导师没那么负责,认为你打不着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那学生可能整个就颓下去了。
老师培养学生,靠的是“耳濡目染”。学生没有和导师几百小时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我的几个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发SCI的文章,我们都是坐在一起,一句一句改出来的。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导师,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
(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