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NIESR)24日公布最新研究报告称,全球经济的增长周期已经见顶;尽管今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会略低于过去两年;21世纪第二个10年全球GDP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8%。
英国智库:全球经济本轮增长周期见顶
-
-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赴京参会。近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接受了科技日报等多家中国驻俄媒体的联合采访,就中俄关系、两国务实合作、中国企业在俄投资等问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 前景广阔
-
-
南非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谢尔顿教授就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南非谋求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中国则是南非最佳发展伙伴。他认为,充分参与“一带一路”进程将为南非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期待南非能够努力寻求深度参与这一进程的具体方式。
南非期待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
4月18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向瑞典、德国、荷兰交接嫦娥四号载荷数据,并向全球发布嫦娥六号及小行星探测任务合作机遇公告。我国深空探测国际合作向前迈出扎扎实实的一大步!
国际合作谱写深空探测未来
-
-
“通过先进的诊断工具,可以透视精准医疗的未来。”日前,在由极致医疗、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首届中美医院合作峰会上,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分子病理学家查德·范德比尔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先进诊断工具透视精准医疗未来
-
-
在近日举行的美国考古学会2019年年会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青年教师赵昊成为今年“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唯一获奖者。他因此也成为该学会自1934年成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中国学者获“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
-
-
李辉大使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是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国领导人已商定,要举办一系列隆重热烈、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进一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带一路”助推中俄关系深入发展——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
-
-
泰州史称凤城,坐落在这里的中国医药城(简称药城)如今迎来了“新凤凰”——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中国区域研究中心。
药城迎来“新凤凰”
-
-
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19全球空气状况》报告(基于2017年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因长期暴露于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中风、心脏病、肺癌、糖尿病和慢性肺病的人数达到近500万;而在中国,该数字是120万。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亚伦·科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5年来,中国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这为中国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益处。
每年死于空气污染人数超过交通意外
-
-
举世瞩目的黑洞照片已经公布,这张红遍全球的图像透露出哪些信息,未来天文学家还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给黑洞拍特写,然后呢?
-
-
4月9日,美国纽约市市长比尔·德·布拉西奥宣布,该市布鲁克林区的威廉斯堡进入紧急状态,让当地民众一时风声鹤唳。是什么导致政府宣布这一近年罕见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答案你或许想不到,肇事者居然是为我们熟知的一种疾病——麻疹。
都是“反疫苗运动”惹的祸?
-
-
4月10日,整个物理学界陷入一场集体狂欢中——位于全球各地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首张黑洞特写照片终于面世,这张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拉开了黑洞天文学新时代的序幕。
首张黑洞图像没有回答的三大问题
-
-
有关黑洞性质的所有论辩、怀疑、争吵,一直都是名副其实的理论战,因为双方辩手都只能拿到间接证据。这是科学史上最令人无语的一件事。在没有任何直接观测辅佐的情况下,关于黑洞的数学模型却完善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从今天起,黑洞不再是传说
-
-
自20世纪开始,人们对黑洞的探秘就从未停止过。然而,经过全球200多位科学家数年的努力,直到今年的4月10日,人们才真正看到第一张黑洞照片。
黑洞什么样?这次有图有真相
-
-
黑洞最初只存在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公式和方程中,它太奇特,以至于最初“预见”它的人都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但黑洞的诡异、神秘也让一代代科学家为之痴迷。直到2015年,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具体证据。而今,关于黑洞的第一张特写照片已经公布!人类走过了追寻、探究黑洞的不凡之路。
黑洞的跨世纪发现之路
-
-
2019年4月10日,应是值得全世界天文爱好者铭记的日子。全球六地的顶尖科学机构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只有一个——黑洞,百年来萦绕科学家心头但行踪难觅、面容无形的神秘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