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信州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团队测试了一种再生心脏治疗新策略,将源自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心脏球体(心脏细胞的三维簇),注射到患有心肌梗塞的猴子体内,并观察到良好效果。
人类干细胞培育的心肌修复猴子心脏功能
-
两个独立研究团队使用从大鼠干细胞生长的神经元,在小鼠中成功再生了小鼠的大脑回路。这两项研究25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为脑组织如何形成提供了宝贵见解,同时为恢复因疾病和衰老而丧失的大脑功能提供了新途径。
合成神经回路恢复大脑功能有希望
-
据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官网24日报道,该中心外科医生进行了首例机械心脏泵(LVAD)和基因编辑猪肾移植联合手术。该手术代表了多种医学进步的融合,展示了现代医学的可能性和希望。
首例心脏泵和猪肾移植联合手术完成
-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研究结果24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上。
地球磁场或37亿年前已存在
-
据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至少5.4亿年前,生物发光首先在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出来。23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将动物身上发光这一特征最早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3亿年。
5亿多年前动物就进化出发光能力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CT”。他们利用一种神经网络以及相当于CT扫描的3维技术,首次重建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附近的高能爆发事件图。研究结果发表于22日的《自然·天文学》,更清晰地呈现了黑洞周围的耀斑是如何形成的。
科学家为黑洞做“断层扫描”
-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大幅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疗方法的开发。他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基于AI的策略,来识别阻止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的特征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能识别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小分子,AI将帕金森病药物设计提速十倍|总编辑圈点
-
《自然》杂志1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团队结合成像技术、机器学习建模和机器人飞行,首次揭示了昆虫翅膀铰链的工作原理。对这种复杂关节的分析,或促进人们理解飞行演化过程,带来仿生学和生物力学的创新。
结合成像、机器学习与机器人技术——昆虫翅膀铰链工作原理揭秘|总编辑圈点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向光子机器学习添加声波维度,成功地为可重构神经形态模块奠定了基础。此次成果是利用光在光纤中产生临时声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AI)高效解释上下文语义信息至关重要。研究成果1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上。
基于声波创建可重构光计算模块,对人工智能高效解释上下文语义至关重要|总编辑圈点
-
美国莱斯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人类患者可用的最小植入式脑刺激器。凭借开创性的磁电功率传输技术,这一仅豌豆大小的设备可无线供电,通过硬脑膜(附着在颅骨底部的保护膜)刺激大脑。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微型植入式脑刺激器仅豌豆大小,比其他脑机接口设备侵入性更小|总编辑圈点
-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科学家展示了一种基于RNA的疫苗新策略。该策略对多数病毒毒株都有效,甚至婴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可安全使用。1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描述了该疫苗的工作原理及功效。
RNA疫苗策略对多数毒株有效,婴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亦可安全使用|总编辑圈点
-
据最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报道,芬兰阿尔托大学研究人员首次使用超灵敏热探测器测量量子比特,绕开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限制。他们证明,将辐射热测量计用作超灵敏热探测器可足够精确地单次读取量子比特,且它们消耗的功率是典型参量放大器的万分之一。
绕开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限制,超灵敏热探测器精确读取量子比特|总编辑圈点
-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和意大利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证明激光如何在室温下诱导量子行为,并使非磁性材料具有磁性。这一突破有望为更快更节能的计算机、信息传输和数据存储铺平道路。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激光诱导非磁性材料室温下产生磁性,有助研发更快更节能的信息传输和存储技术|总编辑圈点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类似弹簧的设备,可用作几乎所有肌肉型机器人的基本骨架模块。这种“弯曲弹簧”旨在充分利用任何附着的肌肉组织,可最大限度提高肌肉自然产生的运动量。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智能系统》上。
肌肉驱动机器人有了柔软灵活的“骨骼”
-
最新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上的一篇论文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一种语言模型,该模型可追踪部分基因组序列并优化这些序列,利用其语义表示能力来设计更有效的信使RNA(mRNA)疫苗。
新语言模型学会读取“另类文本”
-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心血管医学前沿》上发表论文称,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常温离体心脏灌注(NEHP)的方法,可使移植的猪心在体外存活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