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
“德国总理一再明确表示,他不认为征收此类关税是正确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拥有非常好的产品,像德国这样的出口大国无法从加征关税中受益。总体而言,我们需要减少贸易壁垒。”在回答《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关于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的提问时,德国政府发言人赫伯斯特莱特如是说。
业内人士认为,中欧之间关于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已经进行多轮谈判,迄今仍未达成协议。欧盟围绕谈判释放了复杂信号,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留给欧洲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时间不多了。早日结束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强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供应链合作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寒潮正在逼近欧洲汽车业
12月2日,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的员工,在德国各地的工厂举行了警告性罢工,这是2018年以来大众汽车员工首次大规模罢工。由于工人和能源成本高昂,德国工厂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大众汽车希望减薪10%并关闭三家德国工厂。然而,工会却要求涨薪7%。罢工的开始标志着这家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与工人之间关于减薪、裁员和可能关闭工厂的争端进一步升级。
大众汽车的危机反映了欧洲汽车行业广泛面临困境的现实。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需求疲软、成本高昂且转型落后于预期都在拖累欧洲汽车企业的业绩。2024年3季度,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和宝马集团的利润同比下降分别达到64%、54%和61%。除了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同样下调了年度预期,并发出了裁员预警。而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困境正在将数百家中小型供应商拖入深渊,裁员、短时工作、紧缩措施不绝于耳,企业发展前景黯淡。
此外,曾被寄予厚望的欧洲电池企业Northvolt申请破产,也反映出欧洲汽车行业整体的萎靡态势。Northvolt是欧洲塑造电动汽车产业及建立电动汽车电池自主供应链的关键一环,被视为是对抗亚洲电池制造商主导地位的希望。在过去几年中,它从大众汽车等投资者以及德国和加拿大政府那里获得超过150亿美元的融资。但内部管理不善、超支、安全标准不足等原因导致Northvolt迟迟无法实现量产并陷入破产困境,事实上迟滞了整个欧洲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进程。
避免与伙伴同时开打贸易战
“大众并不是陷入生存危机,而是担心发生重大危机”,德国汽车专家施沃佩强调说。2023年,德国车企的销售额和利润曾创历史新高,但一年之内,形势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尽管目前车企仍然处于盈利状态,但经营状况的下滑趋势令人担心。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德国汽车产业实现销售额约4700亿欧元,约200万人的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和汽车行业有关。
欧盟在这个时间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这不仅限制了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也给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负担。很多欧洲车企在中国生产部分电动车型和零部件,再出口至欧洲销售。欧盟加征关税同样会增加这些车企的成本。此外,欧洲企业也意识到,期待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对欧盟加征的高额关税做出反应是不可能的。
随着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并宣布将对所有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在墨加两国设有工厂和众多供应商的欧洲车企已经如坐针毡。2023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约40万辆汽车,向中国出口了21.6万辆汽车,其中约96%是价格昂贵的高档汽车。贸易战将导致迄今为止为德国带来巨大收益的商业模式遭到重创,而且不可能通过第三方市场来补偿。因此,欧盟无论如何都应该避免同时与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进行贸易战这一最糟糕场景的出现。
加强合作方可共创良好未来
当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时,快速进行内部调整并与技术领先的企业合作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托马斯·谢弗表示,从长远来看,目前欧洲的需求没有希望再次增加,我们必须减少产能并适应新的现实。
但对于中国这个大众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谢弗却反而更乐观。他表示:“我们已经获得了内燃机汽车的市场份额,我们在中国完全本地化,一切都在中国制造,成本与我们的竞争对手相当。”
汽车产业国际化程度高,合作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欧盟加征关税等保守主义做法将损害欧洲汽车工业与中国汽车供应链进行整合的努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创造公平环境让汽车企业公平竞争,不仅有利于推动良性竞争、促进创新,还会增强整个汽车产业的活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欧中开展合作具有广阔空间,加强合作才能带来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