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佳 房琳琳
近日,美国多所名校的医学院相继宣布,退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进行的世界大学及专业排名。
美国媒体随即发布文章指出,该排名一直压制着美国高等教育,是一种“暴政”,呼吁更多美国高校以退出排名的行动来改变这种局面。
多年来,美国高校为提升排名而错报数据、进行资金交易的丑闻一直存在。该文认为,各高校可以自行提供参与排名的有关数据,这让排名的可信度不断受到质疑。“商品化”带来的市场竞争与利益关系,显然有悖教育初衷。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2022年中国高校退出世界排名时,美国媒体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彼时发布的一些文章,将中国人民大学等校退出排名的行为,说成是中国科研和学术界正试图自行定义“中国特色的教育”,甚至说中国正在科学领域“闭关锁国”。
同样是退出排名,对美国高校,美媒表示强烈支持,对中国高校却横加指责,反映出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自以为是——双标言论经常赤裸裸地见诸媒体,甚至发表在同一家媒体的同一个言论专栏。
以冷战思维理解中国的崛起,一部分是出于思维定式和历史偏见。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国新发展道路、新发展模式带来的成果直接冲击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后,激起的反华舆论体系操控、扭曲中国议题的强烈动机。
即便中国做出符合国情的正常举动,他们也经常以白诋青,找出自认为“合适”的角度,予以看似逻辑自洽的所谓“精准打击”。
就拿退出世界大学排名来说,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以中国国情为决策出发点的。
当初,中国高校参与世界排名的初衷,是接轨世界教育、增强办学实力。但是,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某些标准,比如国际教师与留学生所占比例、办学历史等,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国高校的真实实力。
中国一些高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应当被看作对美西方评价教育体系工具的一种平视。
如今,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全球的视野来务实办学、为国育才。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双一流”建设正在探索一条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自外部的排名,可以作为高校发挥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高质量人才的参考,但绝非主要甚至唯一的标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两国高校退出同一排名实际上有着同样的底层逻辑,如此不加掩饰地搞“双标”着实有失体面,毕竟,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