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房琳琳
马泽利的公司一直在研究如何用机器鱼诱捕三文鱼寄生虫,他今天的主要目标,是寻求与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深海养鱼相关机构探讨潜在合作。
6月26日,第四届科技外交官创新资源对接活动上,抱有类似需求的中国企业、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应约而至。来自加拿大、法国等多国科技外交官,分享了与中国合作的经典项目。
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皮埃尔·雷明德娓娓道来,中法两国在政府层面聚焦环境、气候、农业、卫生、空间技术、先进材料和人工智能七大领域所开展的合作。其中,中法联合发射的海洋卫星运行良好,能实时监测海上风和波浪等指标和数据,用于构建计算模型,以预测全球变暖趋势;在打击和防控传染病方面,中法合作建立了最严格等级的P4实验室,还共建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此外,中国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等机构的合作也成果显著。
随后,巴西、伊朗、墨西哥、立陶宛、葡萄牙等国的外交官们,也一一分享了本国的科技政策、产业亮点和国际合作机会。
巴西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处参赞范天阳说,他刚上任不久就发现,平均每两周,就有巴西企业代表团提出申请,要来中国洽谈合作,这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与巴西一样,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范天阳重点推介了巴西的天狼星粒子加速器,这是巴西科学界多年来重点推进的大型科学装置,“将加速新材料的测试实验等基础科学的研究,我知道中国也建设了同类装置,这更印证了两国在科研领域拥有共同发展目标和方向”。
跨国公司在科技合作中的纽带桥梁作用不容忽视。其他发言嘉宾对到会企业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欧盟驻华使团公使衔参赞认为:“知识产权是创新和营商的基础,绝不限于法律层面,而应是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的决策重点,每一个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要考虑公司的知识产权价值能否变现,以及如何运用知识产权策略创造最大价值。”
泰国国际贸易商会中国首席代表高洋提醒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从正规渠道获悉当地官方支持政策;“走出去”之后,更要注重提升配套的后续跟踪服务质量,以提升中国企业形象。
下午的项目对接环节,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展开。活动主办方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黄平表示:“在经济全球化驱使下,科技创新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正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