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将减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目标
如何理解及测量贫困?
中国减贫是否引领世界?
2019年3月21日,罗伯特·沃克教授现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院脱贫攻坚系列专家论坛。中国科技网 赵卫华 摄
中国科技网 夏青
“中国对减少全球贫困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在过去50年里全球减贫的成功主要因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源于两大因素——其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组织良好的扶贫战略。”近日,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院脱贫攻坚系列专家论坛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
罗伯特·沃克教授是研究贫困污名化、减贫与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也是牛津大学荣誉研究员、英国皇家勋爵表彰会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他指出,“贫困是多维度的、动态的,其形式包括持久性贫困、暂时性贫困、濒临贫困等,多种多样。这导致官方统计数据往往低估了贫困人数。而就中国的情形来说,中国的贫困变得越来越短暂,贫困的测量随之变得更不准确;政策既须致力于防止新的贫困,又要着力消除既有贫困。”因此,减贫政策的制定需反映政策目标和优先事项,而前者必须是具有现实意义、由经验推知可实现的、反映政策逻辑又刺激政策变革的目标。
但实际上,全球各国在减贫政策制定时皆存在“奶油化”风险,即以接近贫困线人群作为目标群体,致力于提高“50+分”人群收入至“60分及格线”,以获取“漂亮”政绩即更大的非贫困人群比率。罗伯特·沃克教授直言,“这是一条相对简单的路,但未必是一条正确的路。”
他同时提醒,需注意贫困污名化对政策有效性的制约——“贫困和社会保障在全球普遍被污名化。贫困污名化问题降低了减贫项目的瞄准率、减弱了减贫项目的效果和社会凝聚力。”所谓贫困污名化,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学者表述,是指贫困者本身是客观事实,但由于“贫困”这个词常常与贫穷、愚昧、落后等负面概念联系在一起,而往往带来贫困人群敏感及不愿被鄙视而“不受嗟来食”、因自我偏见和歧视而“破罐子破摔”、负面而消极的“知耻而不勇”等多种不良后果;被称为扶贫减贫脱贫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但中国的‘低保’政策却未被污名化:低保户心存感激,其他人群也觉得公平,”罗伯特·沃克教授认为这是个十分独特、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过,在政策的‘下一步’——提高‘低保’瞄准率时,其耻感、污名化的风险便可能增加,造成‘低保’申请减少、‘低保’人群与其他人群的分化及嫉妒等问题。”他以其他国家经验推测道。
罗伯特·沃克教授接受中国科技网记者夏青专访。中国科技网 赵卫华 摄
据2019年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剩下的贫困是“深度贫困”,其特征是老年、残疾、慢性疾病。但这并不表示我国减贫事业临近“大获全胜”——报告同时也提出,我国存在贫困资金流向懒惰人群、“等、靠、要”想法犹存、出现因赌/因婚/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问题。“联合国把减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目标,包括:到2030年,在全世界消除绝对贫困(1.25美元/天);并根据国别定义,在世界各地减半一切形式的贫困。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实现。”罗伯特·沃克教授建议,在过去50年里在减贫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应该将目光跳过以往成就,更多的关注国家及社会中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未来将面临的问题的性质上的变化”。他表示,“各国必须共同学习,而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倾听——尽可能多地倾听那些最被贫困问题影响、遭受着贫困所带来的磨难的群体的声音。”
如此说来,加强对贫困人群的关注、积极了解贫困人群的困难及需求似乎是减贫其他所有事项的前提。“贫困人群普遍缺乏资源,从而引发物质匮乏、疾病、教育水平低以及耻感、社会隔离、主体性缺乏、话语权缺乏、无望、愤怒、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及社会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缺乏,造成恶性循环。”据罗伯特·沃克教授描述,贫困人群“遭受着包括权利被剥夺、身心受苦、社会及制度层面的虐待、缺乏体面工作、贡献不被承认、收入不足引发的不安全感等的一系列问题”,但社会学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往往被“贫困源于懒惰”的刻板印象所困扰,“许多国家出现了类似的调查结果。但其实,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结构上的问题。贫困人群的产生,并不是贫困人群本身的错误,也不该由贫困人群本身承担责任。”
而减贫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国家机关及各级政府部门对政策的积极支持及实施,也需要适当的激励方式,以及政策执行者、贫困人群、非贫困人群等共同参与,才能有效避免减贫政策成为贫困人群的“嗟来之食”,使减贫事业真正成为更为广泛、主流的“众志成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