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恒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专家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手段,对于早产儿、免疫缺陷患儿、过敏体质儿童等重点儿童而言更是如此。通过科学评估、规范接种,为重点儿童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守护他们健康成长。
“重点儿童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或存在基础疾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主任医师梁芙蓉说,“疫苗接种正是他们抵御高危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梁芙蓉指出,疫苗接种能激发重点儿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体内产生针对性抗体,形成免疫屏障。这不仅能有效预防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高危传染病,还能显著降低儿童因感染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风险。
“未接种疫苗的重点儿童可能成为传染病传播的‘突破口’。”梁芙蓉强调,“尤其是免疫缺陷或无法接种减毒活疫苗的儿童,他们感染后可能长期携带病原体,增加社区传播风险。因此,通过科学评估后接种灭活疫苗或部分减毒疫苗,对于巩固群体免疫效果至关重要。”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主治医师宋丹羽特别提醒,某些患有特殊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儿童,虽然本身不会直接增加感染风险,但如果没有接种相关疫苗,儿童可能因感染相关严重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
然而,疫苗接种仍需全面了解和认识。宋丹羽说,疫苗接种有严格的接种禁忌和适应证,重点儿童的疫苗接种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接种。科学的评估体系与规范的接种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既保护儿童个体健康,也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和医疗机构应密切合作,共同做好疫苗接种前的评估工作。社会各界应加强对重点儿童疫苗接种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