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辐射环境监测网

2025-04-24 09:36: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23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李治国说,辐射环境监测是核安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发挥着“耳目”和“哨兵”的作用。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辐射环境监测网。

辐射环境监测网包括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三张网”。李治国说,其中,国家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立了1835个监测点,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边境口岸、核设施周边以及其他重要边境地区。各省(区、市)还建设了点位更多的省控网。核电厂等重要核设施及附近建立了监督性监测系统,即以核设施为中心,围绕核设施周围5公里、10公里、15公里以及15公里之外的范围,共布设了一百多个监测点位。这些点位有的是自动监测站,有的是空气、水、土壤等环境采样点。

“这些监测点位的实时数据获取率稳定在97%以上。”李治国说,从监测数据看,多年来我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与上世纪80年代天然环境辐射本底调查相比,我国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没有明显变化,其辐射环境水平一直保持良好。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机组13台,机组总数达102台,装机容量为1.13亿千瓦,规模居全球第一。

良好的安全业绩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和先进的技术。李治国说,我国努力推动核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长白山实验室投入使用,独立校核计算、试验验证等审评技术能力大幅增强;生态环境部三家监测单位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络,实验室检测分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公开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可通过《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的有关辐射监测结果,了解辐射环境情况等。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