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4月21日,全国首趟铁空联运跨境班列“粤新快线”,在经过66小时4500公里的铁路段“旅程”后,从广州抵达乌鲁木齐三坪站。随后,班列承载的70余吨货物,将搭乘航空货运包机直飞欧洲国家。此次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乌鲁木齐在铁空联运向西开放通道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
据了解,此前华南地区跨境电商货物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至乌鲁木齐集结,转航运飞往欧洲。由于路途遥远,加之公路运输容易受极端天气影响,运输时效和物流成本难以控制。
“粤新快线”的开通,充分发挥了乌鲁木齐陆港与空港优势,整合铁路、航空运输资源,以华南地区物流枢纽为节点,构建起“广州发货、乌鲁木齐转运、欧洲直达”的“铁路+航空”跨境立体物流网络。据测算,该模式可使运输时效提升15%以上,预计每年节省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新疆机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润文表示,接下来将以“粤新快线”为基础,构建铁空联运“一单制”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亚欧铁空联运品牌”,并逐步开通“粤新欧”“粤新中亚”等新干线,让“粤新快线”成为连接18个国家、覆盖30亿人口的超级物流纽带。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筹备组成员孙笑宇介绍,“粤新快线”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物流的时空局限,对内串联粤港澳大湾区制造集群,对外直连中亚资源腹地与欧洲消费市场,大幅提升了国际供应链韧性。同时,该创新联运模式也将助力乌鲁木齐加速形成“西出通道+自贸枢纽+全球市场”的立体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