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刘洋森 谢楠
4月20日,国内最大高铁预制梁场取得新突破。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潍宿高铁江苏段站前3标项目宿迁东制梁场顺利取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该梁场具备规模化批量生产箱梁的能力,为后续制架梁工作奠定基础。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辅助通道的关键段落,潍宿高铁全长399公里,途经山东日照、临沂,江苏新沂、宿迁,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江苏段长约73.6公里,设新沂东、宿迁东、洋河北等3座车站,建成后将大幅缩短苏北地区前往山东半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优化江苏省北部通道的交通运输结构,对支撑“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中交二航局宿迁东制梁场占地约220亩,承担着1199榀箱梁的预制、架设任务,是国内在建最大高铁制梁场。场内设置制梁台座10个、养护台座10个、存梁台座82个,最大可存梁174榀,单、双线箱梁最大月生产能力60榀。
铁路梁场取得生产许可证主要包括产品检验及实地核查两个阶段。3月27日至28日,专家组对预制箱梁进行产品检验,对成品梁尺寸、外形外观质量进行测量检验,对抽样梁进行静载试验,并进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多项试验。最终,预制箱梁7个A类检测项目全部合格,通过产品检验。
4月19日至20日,联合专家组对制梁场申请材料、人员能力、生产检验设备设施、技术文件及过程控制等进行审查,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和压浆等特殊工序以及拌和站、料仓、钢筋加工场、静载试验过程进行现场考核,一致认为宿迁东制梁场各项受检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通过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并予以发证。
进场以来,项目管理团队以智能化为生产赋能,引入智慧梁场控制系统管理平台,引进智能张拉台车、智能压浆台车等新型工装设备,实现人员、设备、安全、质量、进度的全方位可视化管理。由于潍宿高铁位于地震高烈度地区(最高可达8度),该团队首次应用“抗震”梁设计,利用环形钢阻尼抗震支座体系,进一步增强梁体抗震能力。
据悉,该制梁场计划于今年8月启动架梁,预计2027年底完成全部架设任务,将为潍宿高铁早日建成通车添动力,为优化苏北交通运输结构,完善区域高铁网络布局、推动地区融合发展添助力。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