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害虫新妙招:为树木缠“黄腰带”

2025-04-22 20:04: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近期,北京等城市路边的行道树上都缠上了新型防虫胶带“黄腰带”。“黄腰带”防病虫害效果如何?原理是什么?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甘丽萍。

“黄腰带”的颜色并非随意选择。甘丽萍解释道,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有趋黄性,“黄腰带”能吸引害虫飞到胶带表面,并将其吸附,达到杀虫效果。

记者发现,“黄腰带”多缠在树干1.2米处。对此,甘丽萍表示,高度的选择也有着科学依据。

首先,初春时,部分害虫从土壤里、草丛中苏醒,还有些虫卵孵化成幼虫后,会顺着树干向上爬。设于1.2米处的“黄腰带”可以有效拦截上树取食的害虫。其次,大多数害虫的活动范围为距离地面1至2米处,在1.2米左右的位置缠“黄腰带”,可以较为精准地吸引害虫。此外,因“黄腰带”需要定期进行绑缚和清理,1.2米的高度更方便工人操作,也不会破坏城市行道树的观赏性。

甘丽萍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化学防治法,为树木缠“黄腰带”则是一种环保、简单、生态的物理防治方法,具有对树木伤害较小、防治效果显著、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黄腰带”的材质多为聚乙烯塑料材质制成,表面涂的胶为生物胶或树胶,几乎没有气味,对空气和环境影响。另一方面,物理防治法不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

“以往,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多用于大型果园或农田中,现在逐步用于城市行道树的病虫害防治上。”甘丽萍介绍道,除缠“黄腰带”外,黑光灯诱捕法、安装性激素诱捕器等物理防治法也逐步推广至城市绿化病虫害防治中。前者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树上安装黑光灯,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吸引害虫,再结合物理装置实现诱捕;后者则通过在树木上悬挂涂有性激素的诱捕器,吸引雄性害虫以达到杀虫效果。

甘丽萍补充道,生物防治法也是绿色防治害虫的方式,即采取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方式,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比如,一些果园内用寄生蜂捕食害虫。此外,一些城市也在探索将AI技术用于城市行道树病虫害的监测中,进行精准防控。“这代表着城市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成熟和理念更加环保、绿色。”她说。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