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建设者用行动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家园

2025-04-22 16:45: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肖明葵 杨昆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从驻粤央企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获悉,该公司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措并举打造绿色生态工程,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出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在秘鲁钱凯港,只见一座现代化港口拔地而起,排列整齐的蓝色岸桥正繁忙运作。不远处的钱凯港海域碧波荡漾,海滩上海鸟、海豹和秘鲁企鹅等稀有物种时而栖息,毗邻的钱凯湿地绿意盎然,水鸟翩跹而至。这正是中交四航局建设者与各方携手,努力守护的成果。

“建设过程中,我们全力以赴实现‘让海水更清、天空更蓝、动物更亲、钱凯更美’的绿色工程建设目标。”时任项目相关负责人刘轩源介绍。

在浩瀚的伶仃洋海面之上,三五成群的中华白海豚依稀可见,它们时而隐入海中,时而浮出海面,与一旁的建成通车的深中通道相映成趣。

我国现存最大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位于广东省珠江口海域外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其中,由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的深中通道沉管预制的沉管智慧梦工厂位于牛头岛上,肩负着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中22个钢壳沉管的预制任务。

如何既保护中华白海豚生存海域的生态环境,又顺利将沉管“安家”在伶仃洋海底?项目团队创新采取深层水泥搅拌施工工艺,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强度改良地基,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海底淤泥与水泥砂浆混合形成长桩,从而有效保护伶仃洋生态。

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的沙特红海开发项目,施工的岛屿周边分布着成片的红树林、珊瑚,是全球第四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红海珊瑚礁生态系统。项目团队坚持生态优先,采用专业水质检测浮标传感器,实现24小时“不停工”实时监测水体酸碱度、溶解氧值、浊度等水质情况数据;设置珊瑚缓冲保护区禁航区和禁锚区,有效避免船机设备对海洋造成破坏等。

如今,在平静的西部红海沿岸海域,湛蓝色的天空映衬着蔚蓝色的海洋,漫长的海岸线上三两只海豚时不时露出海面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在马来西亚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里,建设者们正在修筑东海岸铁路的路基。一群长鼻猴在附近嬉戏玩耍,它们有时穿过“安全通道”来到铁路的另一边,和伙伴们玩起了“捉迷藏”。中国交建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四分部副经理蒙国司说:“项目部一系列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为我们留住了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由四航局承建的青年枢纽工程是平陆运河规划三座梯级中的最下游梯级。在青年枢纽泄洪闸旁,为了保护鳗鲡、赤眼鳟等鱼类洄游迁徙,项目团队打造了一条约480米长的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结合的鱼道,守护鱼儿“回家”路。鱼道不仅为下游鱼类的洄游提供了路径,而且有助于该地区的鱼类基因交流,对保持水生动物的稳定、做好生态保护都有着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