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杨可欣
4月22日,山东省农科院2025年春季“科技兴农”服务月活动在临沂市沂南县启动。据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梁金光透露,今年,该院将在山东省16地市57个县(市、区)陆续举办90场次科技服务活动,旨在加大农业突破性品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据了解,临沂是农业大市,是山东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油料生产基地,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而沂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正在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这并非山东省农科院专家第一次走进沂南。之前,该院作物所、玉米所、经作所、资环所、农产品所、家禽所、水稻所、果树所等先后在临沂建立了多处科技服务平台和成果示范基地,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
在光伏板下种植中草药收益如何?山东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与沂南企业合作发展“光伏+中草药”产业为当地带来了80万元年收益。如何推广科技成果让更多群众受益?该院众多研究单位深耕沂南,已在当地“打了样”。据了解,山东省农科院废弃物肥料化团队联合当地企业开展“大豆油加工副产物(大豆磷脂)肥料化利用及产业化”,帮助该企业年产豆磷脂类肥料1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豆磷脂原料基地及豆磷脂肥料生产基地;该院作物所、玉米所、农机院、果树所等单位“组团”科技支撑山东省委组织部派驻沂南县砖埠镇第一书记工作组发展小麦、鲜食玉米、桃、草莓等产业。
“为推动形成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我们的服务月活动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共计300余项次,现场培训指导乡村人才5000余人次。”山东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和推广处处长杨英阁表示,本次服务月活动将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围绕黄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围绕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地方特色富民产业发展需求做好四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