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国仪量子:给国产高端科学仪器装上“量子芯”

2025-04-17 07:56: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洪敬谱

4月15日,在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研发团队正在加紧调试一台即将交付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设备将在几天后发往宁夏大学,满足该校多领域高精度检测自由基的科研需求。

“这款设备以其极高的灵敏度和智能化优势,成为国产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标杆产品,备受科研机构青睐。”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国仪量子聚焦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化和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部分产品不仅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认可。

量子科技“生根开花”

国仪量子脱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16年10月,为了鼓励科技成果更快实现产业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批准以技术入股方式,以4项专利和1项专有技术作价入股,联合相关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公司。该校根据相关法规政策,将作价入股形成股权的一部分奖励给了成果完成人,学校保留剩余部分。同年12月,由该技术参与入股的国仪量子正式成立。

贺羽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仪量子致力于推动量子测量技术产业化和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

“公司成立后,我们迅速开展了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技术的产品化,并在2018年推出了国产首台商用的X波段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打破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稳定量产全系列的X波段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以及更高端的W波段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国仪量子技术负责人许克标博士说。

2023年,国仪量子推出了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扫描氮—空位探针显微镜。“这款仪器也是我们承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晶。”许克标说,空位探针显微镜主要用于检测纳米材料的表面磁性,为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目前,该产品已交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单位。

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国仪量子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国家科研和工业生产中多项‘卡脖子’难题。”贺羽说。

国产仪器“更准、更精”

“国仪量子通过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逐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许克标介绍,以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为例,科研人员在使用这款仪器时,普遍面临设备信噪比低、多参数和模型复杂导致EPR谱图分析困难等问题。团队深入调研用户痛点,基于自主可控的硬件基础和系统集成能力,于2024年10月研发了全球首个信噪比达到10000∶1的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在业内取得巨大反响。

“目前,国仪量子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不仅性能比肩国际品牌,还拥有较高市占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许克标说。

电子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国仪量子通过集聚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成为全球少数具备研发、生产、应用一条龙能力的电镜厂商。

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突破,正为众多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高端难熔金属、特种硬质合金等创新材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国仪量子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使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国仪量子的扫描电镜不仅性能卓越,在操作设计上也充分契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拿我们来说,每天使用时长都超过8小时。”该公司副总经理韩翠柳说。

成立9年来,国仪量子已交付上千台高端科学仪器,客户遍布全国高校与企业研发中心,产品出口至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逐步确立了在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化领域的领跑地位。

“国仪量子将继续深耕量子精密测量和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推动量子测量技术在更多行业的应用落地,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贺羽表示。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