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1975年,在埃塞俄比亚的土地上,一个震撼进化学和考古学领域的事件悄然发生——露西,一位生活在32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被发现了。这位身高仅约1.1米的南方古猿阿法种成员,以其近乎完整的骨骼向世人证明了人类早期亲属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事实,远早于大脑体积增大的时期。露西的名字取自美国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镶钻天空中的露西》,她的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人类进化的理解。
最近,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利用先进的法医面部重建技术,借助露西头骨的3D扫描数据以及与她大脑大小相似的黑猩猩的软组织信息,成功重建了露西的真实面容。这一突破不仅让人们首次目睹这位古老祖先的真实模样,也为人类进化史画上了生动的一笔。
巴西著名的法医面部重建专家西塞罗·莫拉斯表示,这次重建就像是搭建了一座通向过去的桥梁,让现代人得以面对面地与自己的过去相连。
此次重建的面容显示,露西融合了人类和猿类的特点,拥有比黑猩猩更为扁平的脸部轮廓、更小的眉脊,下颌既不完全像人类,也不完全像猿类。露西拥有深色的皮肤和头发,表明她适应了32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的炎热环境;同时,露西的大脑体积仅有约391立方厘米,与黑猩猩相近,远小于今天人类平均1350立方厘米的大脑容量。
不过,稍小的脑容量并没有阻止她成为直立行走的先驱。她的身体结构显示了一个过渡时期的特征:上半身适应于树上的生活,而腿部和骨盆则为地面行走作了准备。这表明露西生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既是树上的居民,也是陆地上的行者。
这次重建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去想象并了解那些曾经行走在地球上的早期人类的模样,丰富了公众对于人类起源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科技如何让历史上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