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日前,在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强核报国七十载 自强不息向未来”核科普活动联合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办。
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原子能机构、中国科协指导,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核电承办,海南核电等联合承办,特别设置第十三届“魅力之光”、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第四届“两弹一星”精神大学生志愿宣讲、第三届“小荷之声”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体验营、第二届“核声悦耳”核科普讲解大赛等五大项核科普活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也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向波涛,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李治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工程司副司长王进军,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分别致辞。他们认为,我国核事业发展成果丰硕,核安全影响力提升,但核科普仍有待加强。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以科技推动核安全发展,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核科学的认知,构建协同的核科普体系,助力核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刘建平在致辞中表示,核工业五大科普品牌活动联合启动,突破了以往单一活动的模式。中核集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联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兄弟央企、学会、高校的力量,统筹各方优质科普资源,集中向社会传递“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向公众科普核能的本质安全性与环保效益,展示中国核工业开放共享、兼收并蓄的形象。他指出,联合启动仪式不仅是资源的汇聚,更是信任的交融、愿景的共鸣,这既是行业自信的彰显,更是对打造“核美家园”的庄严承诺。面向未来,期待与各高校、学会、协会、媒体等一道,构建社会化参与的核科普体系,开放协同赋能行业未来。
据介绍,近年来,中核集团联动社会各界,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科普品牌矩阵,通过“魅力之光”“核+X”“小荷之声”“两弹一星”大学生志愿宣讲等标杆活动,将核科技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为核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实现从科普到人才储备的“链式反应”。当天活动现场,上述活动的参与者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与核科普结缘的故事,从不同视角诠释核科技的魅力与核工业精神的传承。
为深化开放共享,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中核集团联动政府、学会、央企、高校、媒体共同发起核科普联盟倡议,倡导提升科普认知高度、构建科普协同机制、扩大科普内容供给、打造科普活动矩阵、培育科普人才梯队。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五大科普活动授旗仪式;举行了“百核千讲”“小荷之声”“核+X”系列核科普活动合作签约;发布“核美家园”六大内涵——绿色家园、创新家园、健康家园、富庶家园、安宁家园、人文家园。
启动仪式后,“百核千讲”首场院士专家核科普讲座暨科普中国高校行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担负好历史责任”为主题回顾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分享了其在核工业科研一线的实践经验,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历史重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核研院总工程师张作义围绕“纪念核工业创建70周年”分享了核工业创建7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