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固化土技术在广州成功应用

2025-04-04 17:12:3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杨东 吕传龙 陈婷

记者4月4日获悉,近日,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投资建设的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首开区肥槽回填施工中,成功应用液态固化土技术,将1.2万方工程渣土变废为宝。这是该项技术首次在广东省广州市应用,达到了源头减废、保障质量、减少渣土外运、节约资源以及节省工期的效果。

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位于广州海丝城核心地带,珠江前后航道交汇处。目前,中交四航局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首开区已实现主体结构施工,正在对地下室外墙和基坑边之间的肥槽进行回填。一般的肥槽回填大都采用回填土或分层夯实工艺,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回填和夯实。由于该项目首开区肥槽空间狭小,宽度仅1至2米,深度达14.6米,回填区北侧临近河涌,没有空间进行材料运输及机械作业,回填难度极大。

中交四航局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通过多方案对比和实地调研,最终采用绿色环保新技术——“液态固化土技术”进行分段回填。该技术以工程开挖的渣土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配比固化剂作用,形成可泵送、自密实的流态固化土。废土“重生”后,土体在物理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固化土技术在道路工程、河流治理和淤泥处理的领域使用较多,此次是在广州首次应用到肥槽回填。”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介绍。为提升技术应用效能,该项目联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及项目土石方施工单位共同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以推进液态固化土核心技术框架应用,优化配比及施工工序并建立成套施工技术为目标开展课题攻关。

设计最佳配合比是新技术顺利实施的关键。“这就同和面一样,外加剂多了,流动性差,成本高,少了则强度不够,凝固太慢。”中交四航局珠江村旧改项目负责人王盼说道。为保障工程质量,攻关小组取来基坑不同位置的原土,夜以继日地开展分组对比实验,进行分析数据和方案调整,成功找到了兼顾凝固时间、凝聚强度和成本之间的最佳配合比。

“液态固化土技术将工程渣土转化为较为优质的建设材料,不仅能够减少回填土的用量,节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还能解决传统肥槽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好土难寻、回填难、工期长等问题,消除后期沉降隐患。”王盼介绍道。随着项目第一段肥槽顺利浇筑完成,不仅回填和防渗难题得到解决,工程质量进度双达标,还从源头减少了弃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