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

2025-04-02 19:47:0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没有数据的支撑,信用的各项应用场景就难以落地。信用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看信用信息能不能用好、用准、用到位。”在4月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此次发布会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深入解读。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制度规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李春临介绍,《意见》提出要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并部署了五方面23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社会化水平等。

围绕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意见》明确,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信用记录;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研究加强区块链等技术在信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公示制度;有序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流通;加强信用信息安全保护,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追溯和侵权责任追究机制,明确信息传输链条各环节安全责任。

李春临在发布会上谈道,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1.8亿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超过807亿条,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该平台已横向对接46个部门,纵向联通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全国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一张网。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李春临介绍,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有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