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5-04-02 13:35:1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昇腾910B成为国内算力芯片主流产品、“鹏城·脑海”“混元”等通用大模型崭露头角、“WPS AI”成为国内首个协同办公赛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4月1日,在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广东在机器人的大模型、芯片、运动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成本降低超50%。

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介绍,自2018年以来,广东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30亿元,并与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重点专项协同,加快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创新应用多层面的科研攻关体系,初步取得良好成效。

广东加快建设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拥有鹏城实验室、琶洲实验室等重量级实验室,广东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等5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以及华为、腾讯等25家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该说我们的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杨军说。

在机器人领域,广东在机器人“大脑”“小脑”方面,研制出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入驻国内大型企业工厂;研制出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等系列智能机器人产品。

杨军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围绕智能算力基础底座、核心算法与数据安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持续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专项,加快解决超大规模算力调度、边端算力芯片、大模型技术,以及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交通、能源、政务等领域亟待攻关问题。同时,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等方面,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重点加快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端到端机器人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现在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多层次创新载体的布局体系,全省拥有13家各类国家级平台和137家省级平台。”杨军透露,下一步将持续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并充分调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资源,构建全栈国产化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机器人智能控制”创新联合体,赋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