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日前,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唯一以标准为主题的论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活动聚焦“新兴技术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实践”,汇集专家学者就标准推动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展开深度交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驻中国区域办公室首席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享了全球标准制定进展。
高峰对话环节,论坛特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7届主席张晓刚作为主持人,与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等全球产业-学术-科研协同创新领域嘉宾,围绕标准工作在工业、汽车等行业的价值展开激烈思想碰撞,进行全球标准治理前沿对话。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人工智能的技术力量正以指数级速度迅速向外扩充,其变革性正是基于语义的大模型。机器的语言是工业通信,工业通信解决了机器的每个节点以及机器之间的沟通问题。工业通信网络的国际标准实现了机器语言的语义标准化,推动了工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此,工业通信网络和工业网络国际标准是工业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李平在会上发言时表示,由于工业网络标准是机器世界的语言,因此工业网络协议的统一,以及工业网络标准的制定、标准化,对于目前整个工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工业网络统一到IP网络,IPv6融合,工业网络国际标准AUTBUS国际标准,是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
据悉,东土科技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底层根技术的研究,先后制定了6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参与制定了2项IEC的国际标准。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