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满弓发力拼出“开门红”

2025-04-01 16:17: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韩铠合

3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给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生产带来了严峻考验。风雪中,一抹抹“石油红”与白雪皑皑的大地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一幅“风雪无阻齐奋斗,争分夺秒保生产”的生动画面。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今年第一季度,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销量、新能源发电量等关键指标均超计划运行。

资源接替、低成本发展、科技攻关、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大庆油田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决胜之年。正处于战略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大庆油田,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大庆油田坚持抓好原油高质量稳产、弘扬严实作风、发展接续力量“三件大事”的战略布局,制定实施高质量增储、效益稳产等12项工程,统筹考量“稳”与“进”“量”与“质”“增”与“减”,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战略“愿景图”转化为发展“实景图”。

“拼”字当头,油稳气增冲刺忙

春寒料峭的大庆油田,处处是火热的奋斗场景:星罗云布的抽油机不知疲倦地将地底深处的原油抽取而出,天然气管线横亘西东、纵穿南北,织就了气贯龙江的能源大动脉,光伏电站内大片的光伏板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油田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来到大庆油田南一区西部区块“压舱石工程”现场,岗位员工正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着各项参数。这里是中国石油10个“压舱石工程”之一。历经3年的探索实践,该“压舱石工程”上产幅度达百万吨。

在此基础上,大庆油田加快“压舱石工程”模式固化、升级和推广应用,优选南二、三区东部等3个区块,加快建设股份公司级百万吨“压舱石工程”。截至目前,南二、三区东部区块“压舱石工程”已累计生产原油101.7万吨。

今年以来,大庆油田坚持“分秒必夺、斤两必争”,在水驱精细挖潜、化学驱精准调整上持续发力,强化综合调整方案组织,深入分析开发矛盾问题、逐井逐层落实调整挖潜潜力,科学编制2025年综合调整方案,比往年提前1个月,首次实现上年底完成次年综合调整方案任务,第一季度原油产量始终保持线上运行,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天然气行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责任。大庆油田承担着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以及民用、商业等天然气供应。面对冬季保供与亚冬会双重任务,大庆油田实施“月计划、周沟通、日调节”动态管理机制,统筹松辽、川渝两大产区协同发力,有力保障了黑龙江省民生用气需求,为天然气连续稳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4至2025年冬季保供期间,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销售天然气均超计划运行,高质高效完成了冬季保供任务。”大庆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副主任李卓说。

“干”字为先,行稳致远启新程

林甸6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展现了绿色发展的强劲势头;大庆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完成光伏电站Ⅳ智能诊断与测试,利用人工与AI深度结合开展巡视巡检,安全平稳地为大庆油田源源不断提供绿色电能……“只有推动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项目落地,大庆油田的高质量发展的‘筋骨’才能更加强健。”大庆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党支部书记庞志庆说。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新能源业务是大庆油田抓好“三件大事”中发展接续力量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大庆油田持续助力“双碳”目标,在实现新能源业务“质效双升”中全面发力。

新发展低效井综合挖潜技术,让大庆川渝探区水淹长关井重获“新生”;自主攻关碳酸盐岩酸压核心技术,创造中弱云化试气新纪录;提升老井转方式增产压裂提产技术,让外围致密油全面开花、成果丰硕……如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不断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的“最大增量”。

拉满弓、绷紧弦、铆足劲,“开门红”的良好态势必将引领带动“全年红”的实现。大庆油田凝心聚力再出发,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更为精彩的“大庆答卷”正在书写。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