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生 李荣智
3月31日,2025年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正式开幕。本次大赛围绕核聚变、磁悬浮、DeepSeek等前沿科技和社会热点主题展开,吸引了来自科普基地、高校、职业院校等全市各领域的选手踊跃参与。参赛人数再创新高,成人组共有190名选手报名成功,报名选手本科以上学历174人,占比85.9%,其中本科124人,研究生41人,博士生6人。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参赛者职业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司法执法、工程技术、科研教育10余个专业领域,还首次吸引外国留学生参与。青少年组报名人数同样再创新高,共有206名选手报名成功。报名选手最小7岁,最大17岁。
本次大赛的讲解主题丰富多样,包括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领域,还包括嫦娥六号里的真空保鲜技术、航母上舰载机降落的技术、哪吒重生中的动画制作科技魔法、胃肠镜检查中的胶囊机器人等社会热点话题。此外,本届科普讲解大赛还持续创新比赛形式,推出“我秀科普”个人展示环节,以快板、脱口秀等生动形式演绎科学知识,搭建寓教于乐的科普新舞台。
大赛持续时间预计两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于3月31日启动,采用线上评审的方式,对选手提交的讲解视频进行打分,筛选出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决赛计划于4月12日至13日举行,届时选手们将同台竞技,展开精彩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