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徐迅 晏华华
3月28日至30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食材科技大会在武汉举行。
大会以“研产联结,助推食材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会。多位权威专家围绕粮油提质、食药同源、生物合成、碳减排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食材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锚定方向。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表示,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挑战,亟须通过科技创新赋能食材全产业链。华中农业大学聚焦生物育种、食品加工、营养健康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为传统食材注入科技动能。未来该校将强化创新链、畅通转化链、筑牢人才链,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实验室技术向产业转化,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朱明研究员说,食材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命题,要以工程化思维破解全产业链难题。他建议,通过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武汉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长良从行业视角出发,呼吁企业以消费者权益为本,严控原料质量与加工流程,期望未来行业通过技术融合与多方协作,提供更多安全、营养、普惠的优质产品,重塑消费者信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谢明勇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食药同源”产业既是传承中华传统医学的文化载体,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引擎。他呼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食药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民健康提供科学支撑,助力我国在全球健康食品领域树立标杆,真正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协同共振。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华中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工程专业委员会、武汉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