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晨曦微露时,田间地头已满是躬身劳作的身影。
农人操纵着除草设备穿梭于野荆芥丛中,随着机械运转,杂草被连根摘除,野荆芥的生长空间有效扩大。这是记者近日随“行走商城看变化”采风活动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野荆芥种植基地看到的一幕。
该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育苗到采收,种植基地将传统种植手段与先进装备结合,昔日“靠天吃饭”的辛劳减轻了许多。
据了解,余集镇政府通过“双绑”机制,串联企业与农户,引入投资,并以“订单农业”消除种植风险,让农户安心“接单”。在技术培育方面,野荆芥从山野走向药市、车间的同时,镇政府召集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专家及众多科技特派员,以技能培训赋能农户,让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增效火花。
记者随后来到了黄金茶基地,该基地与野荆芥种植产业相融合,正在向发展田园综合体全力冲刺。
此前,为破解土地撂荒与产业空心化困局,余集镇党委政府主动出击,将目光聚焦于高附加值的黄金茶产业。通过招商引资与乡贤回归工程的有机结合,引进信阳锦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累计建成标准化茶园1000余亩。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深水机井到物联网系统,从2000米灌溉管道到水肥一体化设施,从机械除草、有机施肥到育苗、移栽、管护等工序的全程品控体系……现代化农业装备与绿色种植理念已经在黄金茶基地落地生根。
为蹚出“农药产”融合发展新路,商城县政府还为愿意来当地投资,集养殖、加工、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在商城县云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兔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兽医师和畜牧师组成的“专家顾问组”正在进行兔病疫情监测和技术跟踪服务。
据了解,该公司采取“企业+农户+科技培训”的方式,不但构建了相关兔种育种规范、完整的种源系谱及售后服务体系,还提升了当地村民及工作人员的养兔技术水平。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兔场未来规划年出栏肉兔20余万只,覆盖商城县各乡镇,带动参与养殖农户达1000余户。
如今,野荆芥、黄金茶、致富兔,这些致富产业正在成为当地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强镇“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