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接管手机,便利生活和隐私安全如何平衡?

2025-03-30 19:08: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只需向手机发出“帮我点一杯咖啡”指令,手机便根据时间、空间、行为、习惯等信息识别出用户的品牌、口味、冰热偏好,再自主打开常用的外卖APP,完成点单、填写配送地址、付款等操作,全程可实现无人为辅助操作。这样的便利的生活场景已经成为现实。

近期,许多手机厂商推出自研或接入第三方大模型的手机智能体,如超级小爱、蓝心智能、Bixby等。这些智能体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可化身用户“贴身助理”,自主完成点咖啡、群发微信红包等操作。

“享受手机智能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此种便利是让渡个人隐私数据换来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副教授刘慧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AI开始接管手机,“用隐私换便利”这一老问题便在新的技术应用场景中再次出现,如何回应用户的隐私期待,是手机智能体健康发展所无法回避的议题。

开启“无障碍功能” 手机变“贴身助理”

记者从多个手机智能体发布会的公开信息发现,此类智能体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整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多模态感知能力,能提供信息查询、AI写作、草图变图片、视频锁屏等功能,实现了从基础问答到主动服务的跨越,手机俨然成为了用户“贴身助理”。其中,少部分手机厂商通过内置本地化端侧大模型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流畅度。

“手机智能体的使用,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收集和使用基础上的,且往往需要用户开启‘无障碍功能’,继而实现AI读屏以及模拟点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李瑞远告诉说。

他解释道,“无障碍功能”是安卓系统为残障人士打造的一项专属功能,包括了读屏、放大屏幕、自动点击、增强音频、更改字幕等便捷操作,旨在让残障人士和普通人一样使用智能手机。手机智能体要实现“接管”手机,需要用户授权开启无障碍服务权限,再借助AI读屏功能,访问手机全部应用,并像人一样获取、理解、分析屏幕界面元素,包括银行卡信息、特殊密码键盘和聊天记录。最终,再模拟人的手指在手机上完成线上购物、转账、下载软件等操作。

刘慧勇进一步表示,一旦开启“无障碍功能”,相当于给手机安装了一张万能门禁卡,用户在使用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等功能时,手机智能体可无限制地获取地理位置、应用使用频率、微信消息等隐私数据。部分手机智能体还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开启无障碍权限,“默默”收集用户隐私数据。

对于通讯录、短信记录、通话记录等敏感信息的获取,刘慧勇表示,操作系统通常设有权限保护机制,必须经过用户显式授权后才能访问。但用户若通过手机智能体完成语音发微信、一键发红包等需要跨应用捆绑授权的特定操作时,短信或微信权限则会被开放。

多方发力 避免“用隐私换便利”恶性循环

“技术的便利性与隐私风险,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而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又常常滞后于技术应用。”刘慧勇认为,当前,手机智能体所收集使用的数据流转于手机终端厂商、智能体开发者、云服务商等多个主体间,其所有权、使用权和控制权归属难以界定。一旦发生数据泄露,追责链条长、难以有效溯源。

刘慧勇举例说,部分安全性不高的手机智能体,可能借助“无障碍功能”,在微信群中自动发送红包并诱导他人点击,将资金转入不法分子账户,造成用户财产损失;抑或是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公司,造成“算法歧视”等。“但由于技术规范和防护机制的缺乏,用户往往难以获得挽回损失的有效渠道。”他说。

对此,刘慧勇建议,手机厂商与系统平台应形成行业自律、完善技术创新,改善用户数据处置流程的合法合规性,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内部防御系统,防止智能体技术演进过程中出现隐蔽的数据滥用问题。

此外,李瑞远建议手机厂商应尽量提供支持端侧AI功能的手机智能体应用。云侧AI虽然能提供更强的性能,但用户数据须频繁上传云端,隐私暴露风险较大。端侧AI支持数据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进行计算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传输,是一种“更私密”的解决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任龙龙表示,技术的落地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特别法,包括今年1月1日生效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都对数据、个人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都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手机智能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应用,仍存在一些法律模糊地带。

任龙龙建议,职能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法律规制和监管力度,通过更细腻的法律规则,细化数据分类与权责划分,规避因恶意授权导致隐私泄漏事件的发生。

“在技术和法规尚未给出解法之前,用户应自行提高警觉。”任龙龙表示,在使用手机智能体时,个人应谨慎开启“无障碍功能”,关闭智能体免密支付授权功能,定期查看手机隐私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智能体操作异常行为。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