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川产道地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办

2025-03-29 18:04: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生 王湘川

3月26日至29日,科技赋能川产道地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麦冬单品种联合攻关小组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召开。本次会议以“科技驱动·产业振兴”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20余省市的专家学者、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共80余人,共同探讨麦冬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

会议期间,来自多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华南农业大学杜冰教授以《药食同源及麦冬产品开发》为题,探讨了麦冬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创新路径;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敏教授聚焦了麦冬全产业链质量风险防控与标准化生产;中国中医科学院巢志茂研究员通过解读历代典籍为参会代表解析和介绍了麦冬的药用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戴小枫研究员则呼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与会代表还前往麦冬道地产区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老马镇麦冬种植基地,麦冬博物馆及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S产地仓,实地考察了“药-粮”生态种植模式、GAP基地建设及麦冬采收现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药材所副所长戴维介绍,麦冬于2024年8月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标志着三台麦冬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如今,三台县已建成省五星级麦冬现代农业园区,力争在2027年建成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涪城麦冬”示范区,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

作为“中国麦冬之乡”,三台县麦冬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年产量超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出口量占全国的80%。近年来,在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技、卫健等管理部门全力支持下,三台县通过“猪-沼-药”种养循环模式、趁鲜加工技术及品牌标准化建设,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升级。2024年,麦冬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开发出中成药、保健品及麦冬茶等衍生产品380余种。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