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作为支撑人工智能算法运行和数据处理的基础设施,算力如水电煤一样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刚需。3月28日举行的智算申城高峰论坛上,由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上海调度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旨在充分整合全市、全国的优质算力资源,实现跨市域、跨资源池、跨厂商的异构智能算力资源调度和交易,让有智算需求的中小企业用户“找得到”“用得上”“用得好”。
“DeepSeek模型爆发,促进算力两个拐点提前到来,主要体现在‘增量’和‘提质’两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在峰会上指出,一方面,在医疗、金融、法律等垂直领域,DeepSeek训练出更精准、更高效的专用模型,或将助推垂直大模型训练场景的发展,从而促进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DeepSeek性能高、成本低、开源等特点将有力刺激模型应用在各行各业的迅速普及,“AI平民化”所导致的应用大爆发将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超过280EFLOPS(FP32)。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持续提升,近五年平均增速超过50%,将成为引领算力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算力应用的蓬勃发展,算力应用出现了在短时间内高密度的算力消耗需求,算力资源的短缺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介绍,通过上海调度平台的建设,可以把分散在不同行业、不同主体之间的算力资源进行二次分配和利用,进而提升算力利用效率。
“在上海调度平台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商汤科技会把自身的核心算力贡献到平台中,进而更好地服务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应用和研发;另一方面,商汤科技也将积极地参与到平台的软件规划和系统建设中,把商汤科技多年来积累的能力贡献到上海调度平台建设。”杨帆表示。
峰会上,包括商汤临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内的多个算力平台获得2024年度上海市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标杆应用案例一等奖。记者了解到,商汤科技在上海临港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算力总规模已提升至23000PetaFlops。该算力设施通过与大模型迭代的联合调优,不仅服务于商汤科技自身基础大模型——日日新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还广泛应用于具身智能、AIGC、AI For Science等多个未来新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