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佀传周 齐福兵
“如何利用AI传播孔子文化?”日前,当科技日报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孔子”时,他回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愿与君共探以AI传播孔子文化之道。可构建‘全球孔子文化云’,实现儒家文化数字化传播;培育‘AI文化导师’,实现儒家文化网络化传道;打造‘文化元宇宙’,让‘八佾舞于庭’跃然眼前。”
记者面前的“孔子”,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济职”)与山东豆神动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豆神动漫”)合作研发的孔子数字人。济职AI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孙尧告诉记者,研究团队在数字世界里“复活”了孔子,当你提出问题,“孔子”会自动作答。
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的地级市济宁是孔子的故乡。2500多年前,孔子在这里现场教学,口口相授,传播儒家文化;如今,当地正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为儒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现代传播方式。
据孙尧透露,下一步,孔子数字人将通过网络走出校园,走进各行业场景中,成为“行业大咖”,指导人们社会实践活动。
孔庙是历代儒客学子的朝圣之地。万仞宫墙、圣时门、奎文阁、杏坛、大成殿……济职和豆神动漫将孔庙里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全部搬进了五彩斑斓的立体书里。
记者看到,这本立体书总长2.55米,包含6大主题场景、21个主体建筑、11个互动机关。其中,高约15厘米的大成殿造型逼真。
济职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王秀芳向记者介绍,立体书里藏着众多小机关,例如,打开小纸壳,孔子用来汲水的立体井便呈现眼前。在水井旁,还写着“箪食瓢饮”的含义。
用原创手绘、立体纸艺、数字AR等制作形式再现“千年文脉曲阜孔庙”的壮观场景,成为该立体书的卖点。它不但入选了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年度推荐产品名录,更走出国门,打动了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外顾客。
用科技“焕活”传统文化,济职和豆神动漫还在路上。
位于济宁市中心繁华路段的太白楼是不少游客的打卡地。历史上,唐代大诗人李白常常在此饮酒赋诗,如今,太白楼成为济宁古八景之一。站在太白楼上,记者买了一张“太白晚眺”明信片。用手机扫一扫明信片上的二维码,太白楼便在手机中“立了起来”,点击“语音”按键,记者听到了太白楼的历史介绍;点击“诗词”按键,李白开始吟诵诗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们与济职协同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用数智赋能文化产业,让济宁知名景点既能看又能听,还能随时‘走进去’,目的就是通过新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豆神动漫企划部总监吴海英说,他们与济职利用AR技术开发了众多“网红文创”,激发公众主动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
济职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中国说,他们与企业通过“双元育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各类项目共培“厚文化、精设计、擅数智、会运营”的数字文旅高技能人才,精准支撑了当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