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侯雅文
3月26日,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该关自主研发的智能查验机器人已引入海关系统全国首个“满血版”671B大模型DeepSeek-R1,实现技术升级,并在进口危化品监管和水果通关领域形成示范。
在深圳蛇口码头查验现场,应用DeepSeek-R1大模型的智能查验机器人正在快速扫描一批进口车厘子,实现水果品名、原产地、果园注册号、包装厂注册号、输华标记等5项要素“秒级”智能比对。
“过去人工核验需要5分钟,现在查验机器人仅需10秒即可完成标签验核全流程作业。”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潘峰副处长介绍,“该技术已覆盖深圳口岸主要监管的近60种进口水果品类,识别精度达到95%,并且已可应用于移动端设备。”
据介绍,深圳海关科技部门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攻克五大关键技术: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构建货物监管领域知识库“查验宝典”,为一线关员提供快速、准确的监管指引,问答准确率达95.3%;基于扩散模型的图像修复技术,让50%破损标签重现关键信息;多模态对齐技术,实现“以图查文”的跨模态检索;知识蒸馏技术,将法规文本理解效率提升40%;训练构建的知识图谱已收录2.3万条危化品实体关系。
数据显示,该关通过整合梳理海关通关、查验、舱单、智能卡口、集中审像、稽核查等10个关键业务系统数据,汇聚关区近3年超8000种进出口商品及HS编码,构筑智慧数据底座,为海关通关验放、商品检验、风险控制、对企监管等多业务条线与场景提供智能化升级基础。
在危化品监管领域,DeepSeek-R1构建的“法规—标准—案例”三维知识图谱也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大模型的联合推理,系统可同步解析MSDS安全数据单、UN包装代码等复杂文件,在复杂光照、污损等恶劣环境下仍保持95%的识别精度。自今年1月试点以来,该系统已成功拦截3批次危险品申报不符情况。
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潘峰说:“在提升监管能力的同时,我们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口岸进口水果整体查验时间减少30%,进口危化品整体查验时间减少50%,人工干预环节减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