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6个农作物品种成功转让

2025-03-20 22:26:2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通讯员 杨波

3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新疆农科院”)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该院与3家制种企业深度合作,成功转让6个农作物品种,签约总金额达到965万元。作为院企合作的重要成果,一粒粒种子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进一步夯实“种子芯片”底座,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此次转让的6个农作物品种包括小麦和棉花两大类。其中小麦品种共有5个,转让金额为465万元;棉花品种1个,转让金额为500万元。

新疆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张跃强介绍,该所小麦生物育种与遗传生理创新团队多年来紧盯市场需求,在新疆多地布局小麦育种和示范基地,不断研发小麦优质品种。此次转让的5个小麦品种均为春小麦,通过示范种植,实现了产量、品质和抗性的协同提升。

“我们有科研优势,企业有资金和市场优势,通过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链条,加速优质新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张跃强说。

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将小麦品种“核春3号”收入囊中。该公司总经理王煜介绍,公司此前多次前往示范田进行观摩,实地验证了新品种的各个性状特征。此次品种转让后,公司还将继续与新疆农科院开展技术合作,深挖品种潜力,力争明年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这次我们转让的品种是‘鲁棉337’,去年刚刚获得国家审定。”新疆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孔杰告诉记者,作为我国西北内陆棉区首批通过正式审定的抗虫棉品种之一,“鲁棉337”由新疆农科院联合山东农科院联合选育。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棉铃虫等,在南疆进行小面积种植后增产效果明显。

据了解,2020年到2024年,新疆农科院31个棉花品种与18家企业成功“牵手”,到位转化资金达2194万元。

新疆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阿里甫·艾尔西表示,这次签约的6个品种,都是针对生产实际需要自主选育。下一步新疆农科院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战略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提高重大成果产出能力。同时,坚持创新导向和市场导向并重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加速成果转移转化,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