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韩佩玲
3月1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黄埔路碧海工业区,一台搭载双机械臂的带电作业机器人,精准配合地面技术人员操作,用时40分钟完成两处10千伏线路闲置熔断器引线的带电拆除任务。
据悉,这也是深圳首单配网机器人带电作业,标志着深圳配网带电作业迈入“大数据驱动、机器代人”新阶段。
配网带电作业长期面临“高空、高压、高难度”三重挑战,传统带电作业需要两名人员背负30公斤的绝缘装备,在6米高空,以毫米级精度协同操作,这对电网高空作业人员的精神和体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利用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能将人身风险降为零,作业人员可以从传统人工带电作业的高危环境中解脱出来,同时,通过机器人的自动化与精准度,单次作业效率可提升40%。”深圳宝安供电局沙井供电分局配电运维三班班员王昌鹏说。
记者了解到,该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融合仿真建模、视觉识别及运动控制三大核心技术,能够高效完成带电拆火接火、旁路双回路搭接、修剪树枝等作业。
作业中,地面技术人员可通过5G回传的高清画面监控作业进程,并对机器人进行实时操控。机器人依托其视觉系统仅需2分钟即可完成导线三维建模与路径规划,精准识别作业点,精度达毫米级。
此外,双臂协同设计的机器人“仿生巧手”,可通过灵活切换末端工具,自主完成导线固定、剥线、断接等复杂动作,运动轨迹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