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坤代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5-03-10 18:57:2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汝健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覆盖率低、服务不足、产品单一、人才缺乏和供需错配等问题。那么,农村金融如何在确保自身可持续原则下,通过多方协同来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院长杨伟坤告诉记者,首先要优化金融政策供给体系。建立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动态调节机制;设立省级乡村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畅通金融机构与乡村产业沟通协调通道;优化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监管办法;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

其次改革金融机构服务架构。推动县域农商行回归本源;探索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协同服务机制;建立金融机构与农业农村部门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试点数字普惠银行;鼓励金融机构与村集体合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配备智能终端机具;引入社会资本组建“乡村振兴投资联合体”,重点支持智慧农业项目。

她建议创新金融业务产品矩阵。明确金融机构内部差异化服务分工链;扩大集体资产收益权、大型农机具等产权抵押物范围;推广“整村授信+线上随借随还”数字化信贷产品;试点“信贷+农业保险”等组合工具;搭建新型农业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她还建议实施金融人才扎根工程。实施“乡村金融工匠”培训计划;建立乡村金融特派员制度;设立乡村金融创客基金;注重金融业务人才和技术人才协同发展;引导数字金融复合人才扎根农村金融领域;完善“基础工资+绩效奖励+风险免责”激励机制。

杨伟坤认为,构建金融教育长效机制尤为关键。应该畅通金融人才教育渠道,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创新金融教育方式,如开发方言版数字金融教育课程;将金融知识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修课程;联合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乡村金融助理”;推动金融、涉农高校与金融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协同机制。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