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胡彤
3月5日,武汉市科协十届二次全委会举行,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系统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审议通过了武汉市科协全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调整市科协十届委员会常委、委员的报告。
过去一年,武汉市科协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带领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力量。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同时,聚焦“科经”搭平台,大力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入开展创新助力服务,探索开展“双创”赛事,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深耕“科普”惠民生,主题科普活动掀起江城科普热潮,院士科普工作室“武汉方案”走向世界级舞台,江城科普品牌效应持续擦亮,基层科普能力稳步提升,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做优“科智”激活力,院士专家科技智库成果丰硕,科学年会促进科普科创深度融合,学术交流繁荣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方面取得新成效。巩固“科桥”树形象,积极举荐优秀科技人才,用心用情做好院士联系服务,多维搭建科技人才交流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展现新作为。深化改革强组织,推动科协系统改革向纵深拓展,学会管理服务日臻完善,企事业科协组织覆盖面不断拓展,科协系统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会议提出,增强助力科技创新创业“新动能”,创新改革院士专家科创工作站建设,深化开展“科经荟聚”系列产学研创新服务活动,实施“科经荟聚”创新驱动助力计划,持续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同时,优化社会化科普发展“新格局”,聚焦5类重点人群,围绕“五大提升行动”,全面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持续打造“江城科普”品牌,着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进武汉市青少年创新教育中心建设。聚合高端科技智库“强大脑”,推进科技智库载体建设,推动咨政建言质量提升,实施专家科创咨询项目,探索跨地域智库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智库合作体系。
形成科技人才培养服务“强磁场”,开展江城院士“家”计划,推进武汉工程师联合体建设,推进武汉科技工作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武汉青年科技人才朝阳托举工程项目,持续推动武汉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星计划”。切实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建设“三新”领域科协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动“3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会上,4名来自学会、区科协、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委员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