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随着太行山高速公路陆续开通,太行山区各地迎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但我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区县政府对红色资源开发保护的投入不够,未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主要存在资源协同整合缺位、资金不足制约发展、产业要素配套滞后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方面问题。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深挖红色资源。我建议加大对太行山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历史人物、事迹、遗址等内容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太行精神”的内涵。
二是构建融合体系。我建议以“太行精神”为引领,统筹太行山区红色资源开发和绿色生态保护。国家层面可组织制定规划,将太行山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备选项目,以推动横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太行山区的红色文化挖掘和绿色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拓展资金渠道。我建议把太行山区“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开发保护项目列入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并指导地方政府落地实施。
四是创新旅游模式。我建议围绕太行山高速打通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构建“快进慢游”覆盖太行山全域的旅游交通网络,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五是推动产业联动。我建议利用太行山区红色资源,持续推动该区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倾力打造“红色研学游”精品路线。
(科技日报记者陈汝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