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2月22日,“宁夏地区奶牛、肉牛健康养殖及疾病预警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吴忠市同心县召开,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力蓄电。
宁夏明确提出要打造“高端奶之乡”和“高端肉牛生产基地”,到2027年,奶牛存栏100万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100亿元;肉牛饲养量达到270万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20亿元。然而面对市场需求升级、疫病防控压力、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当地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突破。
“新生犊牛腹泻情况很常见,如果长期这样,会影响生长发育成为‘僵牛’。我向多位专家老师请教,通过改善环境卫生以及使用药物,有了一定效果,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我想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宁夏种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兽医繁育组主管周德龙告诉记者。
恰巧在开班第一天,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宁夏肉牛疫病预警与防治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王建东,就带来了关于肉牛疾病防治与诊断技术的授课内容。“无论何种原因引起腹泻,发病犊牛的临床表现大多是一致的,具体可以分为由大肠杆菌引起、沙门氏菌引起、病毒性引起等情况……”王建东的课吸引学员认真聆听。
另外,春季是寄生虫病高发期,在周德龙所在的养殖基地,肉牛因为该病脱毛严重,而他尚未系统地请教过专家。周德龙注意到,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瑜会专门讲授牛寄生虫病及药物防控新趋势,他对此非常期待。
此次研修班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同心县科技局、同心县农业农村局承办,邀请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杨宏军,世界牛病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韩博等专家,对全区相关行业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王建东介绍,研修班聚焦健康养殖与疾病预警两大主题,围绕多个内容展开,希望能够促进技术人员掌握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理念,提升牧场数据分析与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动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完善,形成“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可复制推广模式,共筑宁夏畜牧业美好未来。
“治得好,不如防得好。”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宁夏动物疫病净化创新团队带头人王晓亮表示,当前,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以及标准化的推广仍是制约养牛效益的核心风险,主办方利用这次培训做好春耕备耕技术储备,非常有必要。
(科技日报记者王迎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