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2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期,省政府印发了《汕头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和《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汕头方案》和《湛江方案》)。根据方案,力争到2030年,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汇聚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企业,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重要目标区域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典范,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汕头、湛江是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对接联系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交会地,交通区位条件好、资源禀赋优、外向程度高。
“依托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区,引导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聚集,是广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说。
根据建设方案,汕头临港经济区总规划面积104.93平方公里,湛江临港经济区总规划面积148.81平方公里。建设方案明确了汕头临港经济区打造支撑汕头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东南沿海区域性综合贸易航运中心、产业开放合作的门户窗口等三个功能定位;明确了湛江临港经济区打造国家战略联动发展的重要支点、面向东盟产业协作的桥头堡、联接内外循环产业发展的新载体三个功能定位。
朱伟介绍,两个方案均明确提出要强化港区建设、构建临港特色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港区建设方面,《汕头方案》提出重点推进汕头广澳港区建设,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与综保区的联动、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一体化国家贸易流通港;《湛江方案》提出重点加快湛江乌石港区开发建设,强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网络、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逐步打造成为对接海南自贸港的大型现代化港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东盟地区重要出海口。
产业发展方面,汕头临港经济区将依托良好的海洋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临港制造业集群和现代临港服务业集群,着力打造出口导向型产业集聚高地;湛江临港经济区将发挥本地资源和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重大项目优势,推进与东盟产业分工协作,着力打造面向东盟市场、服务中国企业的出口加工和服务配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