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2024年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甘肃临洮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等六项重大发现共同入选。2月23日,全国首部AI技术制作的奇幻探秘微短剧《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将正式上线。这两项成果,一“古”一“今”,一“研”一“创”,展现了甘肃省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播上的双重突破,也为马家窑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全新活力。
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至4000年,以彩陶艺术闻名,是仰韶文化向西北拓展的重要成果。寺洼遗址的聚落结构表明,当时社会已具备高度组织能力,陶器工艺达到史前巅峰,且地处东、西方早期交流通道,其彩陶纹饰与冶金技术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这一发现为揭示黄河上游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线索,尤其对研究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是国内首部AI奇幻探秘微短剧。该片以马家窑文化为内核,讲述现代青年穿越至4800年前的姜氏部落,破解图腾密码、守护文明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AI技术深度参与短剧制作,基于考古数据生成史前森林、山脉与通天神殿场景,还原马家窑聚落风貌;动态捕捉技术赋予角色细腻表情,AI数字化重建陶器与图腾,解析符号背后的文明密码。制作团队还将《山海经》神兽元素融入剧情,既增强视觉冲击,又降低文化理解门槛,旨在“用科技打开历史”,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传统文化。
据悉,未来甘肃省将深化“考古发掘—学术研究—科技转化—IP开发”的全链条模式,推动更多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寺洼遗址计划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结合VR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马家窑谜踪》系列剧将持续开发,融入彩陶制作、史前贸易等元素,构建“马家窑文化宇宙”。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