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丨湖南:智慧农业照亮农民致富路

2025-02-20 07:37:3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迎着初春的暖阳,沿着谢黄公路一路前行,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这条公路的一侧是村民居所,另一侧为鼎城区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穿过挂着“地种小康心种善,家生大美国生春”牌匾的大门,便是种粮大户戴宏的家。戴宏仍清晰地记得,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示范片区的情景。

种粮收入更可观

一进门,戴宏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进门右转,便是戴宏家的前坪。在这里,停放着插秧机、抛秧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

这些年,凭借先进农机及无人机技术,“新农人”戴宏种植的田地从父辈手里的30亩,扩大到如今的480亩。2024年,戴宏在选用良种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田间管理,种出来的稻谷不仅品质品相好,产量也增加了,种粮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

又到一年春耕农忙时,戴宏和家人正忙着准备备耕物资,对农机器械进行保养维护,为春耕做准备。“2024年,我们这里利用农闲期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升级改造,现在还在赶工中,工程会在春耕前完成。”送记者出门时,戴宏指着公路对面的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说,“我有着坚持种粮的决心。而且,我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返乡加入农业生产,多种粮、种好粮,助力乡村振兴。”

粮食,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安全。一年来,湖南切实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担当重任,不断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为守护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高标准农田更“智慧”

在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里,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智慧农业”)驻鼎城区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项目组的成员,正在安装田间木栈道、智能闸门等物联网设备。“3月10日前,我们将完成项目的硬件工程部分。”项目负责人李超说。

2015年,谢家铺镇首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当地开始进一步改造。此次改造不仅在核心片区进行数字农田升级、布设智能物联网设备,还结合卫星、地面团队、农机终端,实现“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数字化信息采集。

此次改造进一步优化了田块排布。李超介绍,核心区原田块数量逾110块,平均每块占地2.7亩,田块形状不规整,不利机械作业和种植管理;经改造后,田块缩减到40块,平均每块7.89亩,增加耕地面积2.5亩,农机效率提升,并更有利于大马力机械化作业。“小田变大田后,物联网设备数量也减少了,有效降低了数字农业建设成本,利于数字农业在其他地区的复制和推广。”他说。

此外,中联智慧农业还将在示范区实施技术服务试点,通过自动规划采样点、高密度土壤采样、多光谱影像获取、长势监测分析等技术,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我们通过农田基础信息提取,将渠道、田埂、电线杆、作物位置等信息一键上图入库,无人机到场即可直接作业,比一般无人机施肥作业可增效10%—20%,能更好应对目前农场劳动力短缺的现状。”李超说。

今天的中坪村,“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画卷逐渐徐徐展开,种粮能够致富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