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朱林颖慧
“以往到了年底,写总结、报台账,各种材料全都‘扎堆’在一起,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叫苦连天。”对于今年绩效考评发生的变化,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某基层干部感慨万分,“现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清晰明了,考评指标数量和需要报送的材料都大幅减少,让我们从繁忙的迎检考评工作中解脱出来了。”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在全市率先出台“绩效考评纪律8条”,连续多年精简优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逐年减少指标数量和考评内容,从根本上减轻“考评之负”,为基层干部“松绑”。
前期,该区绩效办先后赴多个单位开展40余次调研,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以往由多部门、多条线开展的近30个考评方案进行优化整合,统筹到1张表上,各考评责任单位不再单独制定考评方案。从源头上破解了“多头考”“分散考”的低效局面,实现了从“30”到“1”的大幅简化。
2024年,该区绩效办第一时间对标对表上级关于基层减负部署、要求,全面取消涉及领导批示、信息宣传、开会发文等违规考评内容,仅保留关键性、引领性考评内容,推动实现绩效考评指标同比减少85%以上。
此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还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绩效改革,强化“行政复议法治保障”“行政应诉法治保障”“法治督察与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法治保障力度,将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大力推行“无感考评”,探索构建绩效平时监测体系,坚持谁是“考官”谁出数据的原则,由考评责任单位负责通过日常监测掌握工作落实情况,原则上不得要求参评单位提供考评数据、考评材料。同时,该区还推动考评方式实现以抓取现成数据为主,强化各单位间数据、材料共享。
该区绩效办负责人黎集慧表示,眼下,正值开年起步冲刺的关键时期,绩效考评体系的改革,能帮助基层干部从繁忙的迎检考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