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2月17日,记者在西宁市召开的2025年青海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青海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十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建设稳步推进,冷湖天文基地新增20台望远镜投入试运行,有力支撑我国进入全球光学天文研究的第一梯队。
据悉,2024年,青海省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活跃度”在全国示范区评价中总体情况和工作推进获“双第一”。盐湖资源重点实验室10余项成果转化落地,现代藏药重点实验室完成新址整体搬迁并制定相关规范和质量标准65项,绿色储能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形成标准20余项,盐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在察尔汗湖区建成9.8万平方米中试基地,高原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冻存样本4万余管,高原种质资源库已保存种质资源8万余份,收录基因组数据超80太字节。
此外,上一年,青海省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获批支持经费4935万元,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分别较上年增长72.7%和72.8%。青海首次成功组装藏羚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注释信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糯大麦新种质资源,成功构建中国典型有蹄类物种的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图谱。
据悉,青海新认定新型研发机构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3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18家,初步构建从省级到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梯级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