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AI赋能煤矿更“智慧”

2025-02-18 12:54:1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通讯员 叶二文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提及采煤,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传统、粗犷且劳动强度大的场景。但在山西,智能化采煤正在改变这一传统印象。

2月14日,记者来到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采访,该公司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凭借这扇“透视窗”,他可以实时观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而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只需轻启按钮,远在百米井下的硕大采煤机就能立刻“心领神会”,滚筒飞转、精准切割,瞬间乌金倾泻而下,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

智能操控,重塑采煤新景象

郝以瑞是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多年来在井下摸爬滚打,对马兰矿智能化建设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现在我坐在办公室就能实时掌握井下工作面的生产情况。”郝以瑞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你看这里是18505智能工作面转载机头,这里是溜子头。要是看到超前支护不合适、运输机机尾不通畅等,打个电话就能远程解决问题……”

郝以瑞告诉记者,过去,采煤单班作业最少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勉强保证生产。如今,不仅生产班人员减少了四成,生产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每班产量较传统采煤能提高60%以上。

要实现稳产稳供,安全高效出煤是每座矿井的目标。马兰矿亦不例外。

马兰矿综采二队队长韩培毅介绍,自投用智能综采工作面后,智能化采煤机可自动调整割煤速度、截割高度和牵引方向,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再加上AI技术对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等的精准探测,原煤中的杂质含量大幅降低,煤质也实现了有效提升。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马兰矿已引入主斜井智能巡检机器人、3D可视化服务等管控平台、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和创新技术成果,先后建成9个智能煤矿开采工作面。

设备预警,护航煤矿安全生产

近年来,山西焦煤抢抓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机遇,以AI技术为引擎,让基层矿井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不久前引入了AI预警平台,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

屯兰矿信息化管理部部长赵清有介绍,该AI预警平台主要由设备AI预警系统和视频AI预警系统组成,可以实时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快速自动报警,实现了对矿井设备运行和人员行为的全方位、实时化监测。

设备AI预警系统聚焦矿井主要通风机、皮带集控系统、井下排水系统等关键设备及用电数据,通过实时在线监测,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把握。

以胶带机为例,该系统能够实现异物识别、煤流监测、设备红外线测温监测的实时报警。通过可视化界面,工作人员可对数据预警(报警)增幅、时间间隔进行灵活配置,实现分级预警。监测信息通过终端显示器、短信、手机APP等多种形式,及时推送给相关工作人员,从而确保设备隐患能够被迅速排查。一旦遇到异常情况,系统可立即触发预警、停机等应急响应,有效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视频AI预警系统由AI智能摄像仪、智能识别视频分析装置、矿端视频管理平台构成,主要承担电子围栏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抓拍预警任务。该系统借助现有摄像头划定电子围栏区域,一旦有人入侵现场,语音报警器即刻响应。

在人员不安全行为监测方面,屯兰矿安全监察部副部长郝世维说,该系统能够对不戴安全帽、区域入侵、不规范乘车等10种场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目前,该系统已添加75路视频用于特定场景训练,进一步提升了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I预警平台投入使用前,皮带上出现杂物等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设备故障,现在能对异物抓拍并停机,便于工人及时处理。”屯兰矿皮带队副队长牛利平说。

赵清有表示,智能化建设是传统煤炭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山西焦煤将继续深化智能化建设,推动煤炭产业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迈进。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