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记丨杨全红委员:用保险为科研护航

2025-02-17 07:25: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实验室安全保险,是关乎国家科研创新发展的大事。”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杨全红在忙于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认真梳理近期收集的反馈与建议,进一步完善提案。其中,实验室安全保险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

说起2024年的履职工作,杨全红欣喜地告诉记者,在他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人寿财险天津公司历经一年研发,推出“实验室一切险”。该险种创新性地将实验室保险定位为“全链条保障创新科研活动”的责任险,覆盖了从进入实验室前到事故发生后的全链条风险保障。

全国首单“实验室一切险”已于2024年4月落地。相关科技金融案例被纳入人民网“2024建设金融强国创新实践案例库”,还被天津市政府列入“天津市10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案例”。“实验室一切险”还被推选为2024第五届全球保险科技大会重磅成果。

杨全红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着一支百余人的团队,在电池材料和未来电池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从事一线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他对实验室安全风险有着切身体会。

杨全红介绍,在传统科技强国,实验室的准入门槛颇高,保险公司专门为实验室安全量身定制了专属险种,购买保险成为进入实验室的必要条件。而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缺乏定制化的保险体系和专属险种,不利于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

因此,在履职过程中,杨全红始终心系科研安全与创新发展,每年的提案都涉及实验室保险。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实验室保险,杨全红多次与保险公司深入研讨,并抽出时间积极投身推广活动,不遗余力地宣传实验室安全保险的重要性。

2024年全国两会,杨全红提交了关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强制性实验室保险制度的提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实验室保险如同汽车交强险一般,为科研活动的开展兜底。他的提案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高度认可,总局派人专程来津与杨全红进行深入探讨。

“我希望实验室强制险具有公益性质,可以覆盖更多的科研创新工作。虽然目前缺乏上位法的支撑,实施起来难度不小,但相关部门对此都很重视,并且一直在努力推进。”杨全红感慨道。

今年,杨全红的提案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保险的覆盖范围,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扩展至所有从事科研创新的实验室,特别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产业界创新实验室。他深知,像华为、宁德时代等世界级头部企业能够快速发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功不可没,而实验室安全保险将为企业科研创新筑牢安全防线,让科研人员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创新工作中。

“实验室保险还应具有专属性和强制性。”杨全红表示,他将在未来几年的履职工作中,持续关注并推动实验室安全保险的发展,为国家科研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何沛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