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吹响奋进“集结号” 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2025-02-15 16:36:3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这些年,宁波超常发力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要保持大定力、大投入,坚持不懈抓下去。”2月12日,在宁波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部署会上,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掷地有声地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这个奋进的春天,宁波吹响“进军号”,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万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发行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遴选支持甬江人才工程项目500余个,新来甬大学生超35万人,获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高技能人才8.1万人……”翻开2024年宁波市的科技创新答卷,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今年的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要重点做好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

“要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520’科技创新体系和‘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彭佳学说。

2024年,鄞州区GDP达到3112.7亿元,总量实现历史性跃升。“鄞州将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市第一,蝉联浙江省‘科技创新鼎’。”鄞州区委书记沈敏说。

宁海县委书记滕安达表示,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优做强“文化+健康”“光伏+储能”“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机器人、新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造2.0工作。

聚焦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宁波在提升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2025年,我们将狠抓民生福祉增进,精心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万里学院余姚校区于5月开工,加快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工程,并持续深化中介服务集成改革、工业用地二次开发,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说。

奉化区委书记胡永光表示,要锚定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企业的底气信心从何而来

2月13日,宁波高新区举行“向‘新’笃行 实干争先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鲲鹏数智之星”荣誉。

作为宁波市甬江人才工程重点引进高科技企业,该公司深耕液冷散热技术。“我们2023年来到宁波高新区,当时企业正从创业期转入快速发展期。”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梦骋表示,公司一步步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人才引进、团队落地到政策支持,宁波都给予了他们很大帮助。

“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和服务,给我们打了强心针。一方面,我们觉得努力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我们有信心实现更大的目标。”王梦骋说。

日前,浙江首个综合性国际汽车研发测试中心长三角汽车科创基地项目在宁波前湾新区启动建设。近年来,前湾新区围绕新能源汽车之城核心区建设全面发力,持续引进优质新项目。

浙江金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销售、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汽车制造业企业。“我们被前湾新区的政策和环境吸引落户于此,截至目前已陆续在这里投产了4家公司。”公司营销总监阮世洲告诉记者。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前湾新区管委会一企一策、全程陪护,让我们的发展更有底气。”阮世洲表示,“今年,我们将聚焦品牌建设和技术提升,应用HD万级像素大灯等技术,同时依托前湾新区优势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推进全新车灯架构,实现从‘跟随’到‘领先’的突破。”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