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冰雪运动点燃了人们的激情,也成为通信技术的最新“演武场”。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中国联通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期间使用26GHz频段5G毫米波试验频率,支持围绕8K转播、通感一体、高中低频段协同组网等开展技术验证。这是工信部首次批复基础电信企业使用该频段。
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盛大举行,26GHz毫米波也在亚冬赛场初露头角。据了解,黑龙江联通在亚冬会赛事场馆建设了基于毫米波和3CC(三载波聚合)的5G-A万兆网络,通过毫米波+Sub6G高低频协同组网,有效提升网络性能,支持多路高清直播流畅播放、8K转播等需求,为用户带来极致网络体验。
毫米波频段优势显著。其频谱资源丰富,具备超大带宽、超高速率、超低空口时延和灵活空口配置等特性,能更好契合未来无线通信对系统容量、传输速率和差异化应用的需求。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5G中低频段相比,26GHz频段的5G毫米波能够提供更大带宽、更高传输速率和更低时延,从而更好满足冰球、滑雪等高速运动项目的转播需求。本次亚冬会成功以毫米波技术赋能全场景数字化,实现场馆万兆峰值体验、5Gbps连续组网及千兆上行,在满足亚冬会相关通信需求的同时,为万兆网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冰球馆实际测速数据显示,其网络峰值速率可达10Gbps以上,下载一份10G的文件包仅需10秒。这一数据意味着固网和移网速率均成功突破万兆大关,标志着黑龙江“双万兆”网络时代迈出了第一步。在“双万兆”网络支持下,亚冬会执委会工作人员海量数据传输、多路并发高清视频会议等大带宽需求得以满足,亚冬会赛场用户观赛体验进一步提升。
此外,中国联通在亚冬会主会场、亚布力赛区和冰球馆,全方位部署基于毫米波的通感一体基站,面向亚冬会低空安防场景开展了“中国联通极目无人机监管平台”与毫米波基站的实时对接测试和多无人机多姿态的感知性能测试。这是中国联通首次在外场使用毫米波基站连片交叉组网布网,并通过首创的内外网数据通道打通方法,实现将实际感知的无人机信息在内外网间无损传输。
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王传宝表示,这是国内首次采用毫米波来支持架设5G-A网络,其可以直接支持5G+8K的超高清数据传输,并实现场馆内传感器、摄像头和智能设备的无缝连接,不仅能够助力赛事直播,还能为运动员提供实时数据分析服务。
在亚冬会期间开展相关技术验证,也将进一步增强云转播能力和用户观赛体验,更好满足热点地区通信需求,提升亚冬会科技含量。同时,对26GHz频段5G毫米波技术探索、产业链成熟、应用推广、频谱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