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李丽云
2月12日,哈尔滨亚冬会迎来了第10个比赛日,中国运动员在银装素裹的赛场上奋力拼搏,在金牌榜上遥遥领先。高亭宇、宁忠岩、范可新……这些运动员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而他们全部都是黑龙江人。
在本届亚冬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中,近三分之一的运动员来自这片冰雪之地。作为冰雪体育大省,黑龙江已培养出杨扬、王濛、申雪、赵宏博、张虹等15位冬奥会冠军,哈尔滨和七台河也因此被中国奥组委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的殊荣。
冰雪运动在黑龙江的热度究竟有多高?《“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参与率高达57.80%,稳居全国榜首。
体育教育:点燃冰雪运动热情
大自然赋予黑龙江得天独厚的冰雪运动条件,这里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天数超过全年45%,部分地区冬季更是长达180天左右。自1978年起,黑龙江便启动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至今已走过47载。
黑龙江省早已将冰雪项目列为冬季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省拥有774所冰雪体育特色学校,孩子们每人至少熟练掌握一项冰雪运动技能。从2016年至2024年,黑龙江累计开展冰雪活动的学校已达20500余所,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人数高达1500余万人次。孩子们在冰场上熠熠生辉、在雪道上勇往直前,“校校有课程、人人会冰雪,校校有活动、人人爱冰雪”的愿景真正实现。
黑龙江省教育厅总督学刘兆国介绍:“我们还依托高校设立了冰雪景观雕刻人才培养基地和冰雪雕技艺工作室,成立了全国冰雪体育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致力于形成更多推动冰雪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黑龙江省学生冬季运动会、“龙江雪韵”高校冰雪雕创意设计大赛、冰雪技艺嘉年华等赛事活动层出不穷,包括学生冰球联赛、高山滑雪、冰壶锦标赛和“奔跑吧·少年”等活动,每年吸引44万人次学生参与其中。
此外,各地各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趣味冰雪活动,如伊春校园的“打出溜滑”大赛、哈尔滨中国C9高校冰上龙舟邀请赛、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都备受瞩目。目前,黑龙江已组建306支校级冰雪运动队和1847个兴趣小组,引领青少年尽情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
这些冰雪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并将黑龙江青少年的冰雪运动基因转化为坚实的冰雪运动人才基础。在历届冬奥会、亚冬会的中国代表团奖牌榜上,黑龙江籍运动员占据重要地位。
刘兆国介绍,黑龙江正积极开展“一市一品”“一市多品”建设,如七台河的短道速滑、齐齐哈尔的冰球、伊春的冰壶、鹤岗的高山滑雪、鸡西的越野滑雪等,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省、市专业和业余后备人才三级梯队建设格局。目前,黑龙江已拥有32家国家级冰雪人才后备基地和24家省级冰雪人才后备基地。
冰雪装备:引领产业集群式发展
要想尽情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优质的冰雪运动装备必不可少。黑龙江作为中国现代冰雪产业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冰雪产业根基。
借助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爆和举办亚冬会的契机,黑龙江冰雪装备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创新活力。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首次将钛合金引入冰刀设计,其研制的T型高端速滑刀已达到国际顶级水平;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和新型材料,研发出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板,滑雪板已通过国家队的性能测试,填补了国内空白;宇峰索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拖牵产品成功进军亚冬会赛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赫哲远鹏科技有限公司全地形雪地摩托车已远销至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彰显黑龙江冰雪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智能自动化标准冰砌块生产设备、多机器人协作大型智能冰(雪)雕刻系统也在冰雪大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劲道冰雪科技有限公司、百凝盾体育用品器材有限公司等一批冰雪装备领域的优质企业纷纷落户黑龙江,冰雪装备产业正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学峰表示,黑龙江将紧抓战略机遇,从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黑龙江冰雪装备品牌、完善标准体系、引领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支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