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宋瑞 李晓婷
汤圆与火锅“混搭”,非遗和文创“联动”,花灯和科技“融合”……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元宵节,各地消费市场延续春节以来的热潮。“吃玩游”有了更多新花样,消费活力在节日的烟火气中持续提升。
“吃”出新味道
临近元宵节,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山东路的狗不理总店人声鼎沸,服务员在厅堂里穿梭不停。这些天,日均进店顾客达到3000人左右,每天翻台约10次。
为迎接元宵节,狗不理在传统五仁和黑芝麻汤圆的基础上,推出巧克力、木糖醇等新口味汤圆,以及不同包装礼盒的汤圆礼品,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新品已在狗不理旗下各大门店上市。
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晓涛说,元宵节承载着人们期盼团圆、幸福的美好寓意,公司希望让消费者品尝到狗不理的纯正“老味儿”,也能感受到食品中蕴含的浓浓年味。
在山城重庆,汤圆和火锅的“混搭”带来全新的味蕾刺激。2月11日,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内张灯结彩,一个个小汤圆在热辣的火锅里翻滚。游客们围着火锅,一起品尝这道特别的“汤圆火锅”。
“我们将重庆火锅的麻辣鲜香与传统汤圆结合,推出火锅汤底煮汤圆的创新吃法,受到客人们青睐。”美心红酒小镇营销部经理徐李说,景区还贴心准备了甜口和辣口两锅“汤圆火锅”供游客选用。
位于重庆的互动沉浸式餐厅龙凤呈祥·禧筵店,自春节试营业以来生意火爆。台上,身着汉服的演艺人员在梦幻的舞台布景里翩然起舞;台下,游客一边欣赏舞剧一边品尝美食。餐厅主理人杨兴义介绍,演出以梅兰芳先生经典剧目《龙凤呈祥》为灵感,讲述三国时期刘备与孙尚香的爱情故事,时长100分钟,每幕戏结束后都有上菜环节,菜品是精心设计的融合菜,游客还可与演艺人员互动,更有参与感。
在湖南长沙,中华老字号火宫殿坡子街总店在元宵节前推出特色套餐,其中一款老酸奶上面用可可粉“印”着不同的祝福语,吸引不少年轻人下单、拍照。长沙火宫殿运营部经理龙维说:“对于节日美食,现在的消费者不仅要好吃,还要有互动感、仪式感。”
“玩”出新精彩
正月十四,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狭长的街道上人潮涌动。“咚咚锵”的锣鼓声响起,在街道中央行进的小戏台上,穿着戏服的演员们根据故事情节摆出各种造型。这便是当地特色的元宵节民俗活动“长乐抬阁故事会”。
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的“长乐抬阁故事会”开始求新求变:在主题上,既有托塔天王等传统故事,也有反映航天飞船等科技成果的新故事;在形式上,有的戏台采用双层电动旋转抬阁的新技术,人物造型交替呈现、更有动感。
在长乐镇开办甜酒制作工坊的熊湘和说,“故事会”越来越精彩,还有不少年轻人搞直播、拍短视频,每年元宵节期间都会吸引几万名游客涌到小镇,商户们的生意红红火火。
好玩的还有很多非遗技艺。从春节到元宵节,从糖画、面塑、剪纸到木雕、年画、棕叶编,各种非遗文创产品、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消费者乐在其中。
孩童提着鱼灯玩耍、妇人抱着一大碗元宵、画中人敲锣打鼓……元宵节期间,走进天津古文化街上改造一新的杨柳青画店,融入经典年画元素的冰箱贴、纸雕、摆件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顾客驻足观赏。
画店经理杨凯说,寓意吉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有传统、有内涵,在逢年过节时历来被老百姓青睐。随着非遗文创的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融合年画元素的创意产品产生兴趣,“传统文化融入了大众生活”。
“游”出新场景
“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民俗。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畔,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杨柳青古镇景区,华灯璀璨、移步换景。一边是闹元宵猜灯谜、文创市集的“国潮范”,一边是群众文化队伍展演、非遗项目体验的“文艺范”。
“元宵节前的周末,我们特地带着孩子来赏花灯,整个古镇‘游购娱’业态丰富,真是不虚此行。”天津本地居民高先生说。
天津市西青区文旅局副局长任震怀说,杨柳青古镇通过设施更新、街景美陈、文化展现、互动体验,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预计元宵节期间古镇的客流量会持续走高。
在重庆市铜梁区奇彩梦园景区,绚丽的龙灯和非遗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在孙悟空形象的灯组前拍照的游客杨进说,去年《黑神话:悟空》游戏和今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爆火,这些展现传统神话故事的花灯也成了最热门的打卡点。
同时,科技助力让“赏花灯”更加炫酷。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40多组大型主题灯组形成的“花灯大世界”里,不仅展示了长沙铜官窑、锦鲤、芙蓉花等国风元素,还打造了一条沉浸式光影通道。
长沙市民陈女士带着4岁的女儿在“会眨眼”的湖湘美人花灯下拍照打卡。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元宵节花灯既有本土文化特色,又有科技感,还可以逛电影小镇,让人一次游不够。”
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文旅产业发展处处长潘振兴认为,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各地的大型灯会呈现“文化+科技+娱乐”等融合形态,这释放了文旅消费新潜力,推动很多城市、景区从“网红”变为“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