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随着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冰雪经济越来越“热”。近日,位于天津市长芦汉沽盐业风情区的汉沽盐场,决定引入铭星冰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星冰雪”)的室内滑雪场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高质量的滑雪设施。“太好了,以后不用跑到外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滑雪乐趣了。”天津滑雪爱好者李先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月10日,记者走进北京中关村延庆园,探访了铭星冰雪和北京雪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鸮科技”),看看它们如何以雪为媒,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
填补冰雪技术空白
“冰雪技术之前都是国外垄断的,我们内心很期待相关技术能在中国生根发芽。”铭星冰雪董事长李子欣向记者表达了自2004年创业以来的初衷:填补冰雪技术在中国的空白。
作为国内冰雪行业的龙头企业,铭星冰雪参与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部分场馆的建设,在哈尔滨、成都、广州、重庆等地投资建造30多个商业性冰雪项目和大型室内滑雪场。目前,铭星冰雪占有国内85%室内雪场份额,打造了多个优秀案例,并参与冰雪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
“这次铭星冰雪将在长芦汉沽盐场打造一座低能耗大型冰雪室内场馆,预计投资额高达20亿元。”铭星冰雪营销策划及运营负责人刘珩介绍,项目一旦落地,将有效辐射华北地区,为京津冀地区的大型冰雪室内场馆市场带来新活力。
目前,铭星冰雪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研发产品体系,拥有多项国内开发专利,打破了国外对中国冰雪装备的垄断。
室内雪场需要出雪量大、雪质优、可替代自然降雪的造雪设备。铭星冰雪自主研制的高科技室内造雪设备——小钢炮ESGP系列产品颇受市场欢迎。这款造雪设备体积小巧,重量仅为普通造雪机的十分之一,可即装即用。在保证造雪效果的同时,其能耗极低,且调试维护也很方便,故障率几乎为零。
打造中国雪具品牌
电加热雪鞋配备柔性结构电池,穿着温暖舒适且无异物感;“开窗”雪镜具备5倍防雾性能,为滑雪者提供清晰、安全的视野……1月底,位于北京什刹海的荷花市场,雪鸮科技旗下科技单板品牌Overide全国首家城市快闪店仅试营业一周,就吸引了大量游客进店选购护具、手套、面罩等用品。
“在北京市中心引入这家店,既方便服务附近冰场的游客,也可将更高品质的冰雪装备展示给消费者,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雪鸮科技创始人李尧说。
围绕“更轻量、更便捷、更智能”的理念,雪鸮科技推动国产冰雪装备器材向标准化与精品化发展。经过3年研发,该公司的产品覆盖20多个单板滑雪品类,拥有近400个在售单品,旗下多款冰雪装备在全球范围与行业内属于首创。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李尧感言:“我当时仅有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创造出属于中国的雪具品牌。”于是,他常常带着团队跑遍全国大型滑雪场,与专业滑雪者面对面沟通,不遗余力提高产品的品质。
在单板研发中,雪鸮科技实现从选材到工艺的全流程自主创新,成功做到同尺寸雪板重量最轻。以爆款雪鸮单板为例,仅两公斤重的轻量化单板采用整面碳纤维材料,大大减轻滑雪者负担,而板头板尾置入的超级碳纤维条,能增强局部硬度,让跳跃动作更具爆发力。
为了提升研发实力,雪鸮科技借助校企合作引入3D打印和智能化科技等新技术,不断提升滑雪设备定制化服务水平。李尧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能够拥有适合于自己的冰雪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