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1964年1月19日,天寒地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一个名叫郝天护的年轻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提笔写一封信。信的收件人是钱学森。
彼时,郝天护名不见经传,而钱学森早已是享誉国际的大科学家。
为什么要给钱学森写信呢?原来,郝天护在读文献时发现,钱学森新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论文中,方程推导有误。给钱学森写信,就是为了指出论文错误。
郝天护忐忑不安地寄出了这封信。让郝天护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他收到了钱学森的亲笔回信。
在1964年3月29日写给郝天护的那封回信里,钱学森先是向郝天护解释,自己早已收到信,但因有其他事未能作答,为此请求原谅。随后,钱学森承认自己因粗心大意导致公式推导有误。而对于郝天护的另一部分意见,钱学森表示不同意,并详细解释了原理。
在信件末尾,钱学森工工整整地写道:“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很能钻研的一位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需(须)及时阐明,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耽误事。”
钱学森不仅大方承认错误,敬称郝天护为“您”,还用了以示尊敬的挪抬(在“您”字之前特意空了一格)。末了,钱学森建议郝天护将意见写成文章投给《力学学报》。
受钱学森来信的鼓励,郝天护把自己的见解写成了一篇短文,题为《关于土动力学基本方程的一个问题》,并寄给了《力学学报》。
在钱学森的关心推荐下,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1966年3月第9卷1期《力学学报》上。1978年,郝天护考上了母校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后来成为固体力学专家,实现了自己的学术梦想。
“他的回信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使我即使在艰难条件下也坚韧地崇尚科学矢志不移。”多年后,郝天护重温这段往事时说。
2025年是钱学森回国70周年。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挠,携妻子儿女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奔向新中国的怀抱。此后余生,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创造了辉煌业绩。
人物简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9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