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提升“软实力”  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2025-02-11 16:35:4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宇树科技的16台H1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深度求索发布的大模型DeepSeek下载量飙升、海内外“朋友圈”持续扩大……2025年春节期间,“杭州六小龙”热度不减。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2025“新春第一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说,杭州“科技创新”在这个春节频频刷屏,创新正在成为杭州的城市气质、产业特质。

会上,杭州定下“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实现智能物联产业营收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等新年目标。

“2024年,杭州软信业实现营收超11700亿元,增速达7.2%。”杭州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大模型、算力、算法能力的大幅跃升,杭州软件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高端化、智能化,同时完善智能物联产业发展生态。

主动迎接创新浪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演变。软件变得智能化,界面更加简洁,甚至通过简单的语言会话就能触达所需的功能模块,获得数据和结果。

《2024年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杭州市软件企业基本覆盖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体系初步建立。

具体而言,杭州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研发设计工具等上游基础软件有若干龙头企业布局,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中游软件技术研发有一批头部企业,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下游应用领域生态完善、优势突出。

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例,2024年10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年度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中,当地10家企业上榜。

其中,滨江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集聚了高端软件信息类企业146家,累计认定首版次软件高端软件超45件,2024年1—11月区内总营收超1750亿元。

以产业优势为基础,该发展区近年来支持网易、阿里巴巴、华为等有实力的企业牵头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提升发展数字创意、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兴软件。

杭州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杭州重视政策引导作用,通过精准施策,快速释放政策红利,有效增强软信企业发展信心。

如2022年10月发布的《杭州市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鼓励行业企业与软件企业加大行业通用软件研发,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协同创新,组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未来产业领域重大软件产品创新研发。

升级传统优势产业

1月中旬,位于“中国视谷”窗口园区的先临三维新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容纳“大长度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计量和研发测试实验室、高精度三维视觉产品生产车间以及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仓储场地,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软硬件产品的升级研发和规模化生产。

作为《黑神话:悟空》的3D视觉技术供应商,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种精度级别、多种光源类型的三维扫描设备,可满足多层级数据采集需求,采集到的三维数据高度兼容市面上的多类主流设计软件,确保模型在视觉效果和功能性之间达到平衡。

2022年,杭州提出打造智能物联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其中,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以视觉智能为引领,包括大数据、高端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基于数字安防产业的深厚积淀,杭州同年启动建设“中国视谷”,汇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一流企业,推动视觉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杭州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软件信息产业高端化方向如何?在传统优势领域,杭州会重点推动数字安防产业和工业软件发展。

总部位于杭州的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AI+3D”为底层技术研发的工业仿真软件,打通了从设计、打样到上架的全流程环节,通过“数字样衣”和“数字模特”有效减少实物打样,助力服装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据悉,杭州将以产业数字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重点推动软件生产环节智能化的同时,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对生产两端软件的赋能作用,大力发展智能设计软件和智能销售及运维软件,实现工厂软件全链路智能化。

深度融合未来产业

2020年,杭州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探索5G、精准定位、地理网格、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无人机城市场景中的应用。如今,无人机医药配送和血液运输等场景在杭州逐渐常态化。

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无人机操控软件和无人驾驶管控平台软件创新发展,是杭州发展未来产业的重点方向。

《杭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鼓励低空经济相关软件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对首次入选的软件企业,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对入选国家、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推广目录的低空经济企业,按照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现行有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单个产品最高补助2000万元。

在未来产业领域,杭州要重点推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和类脑智能产业的嵌入式软件发展。

近两年,“身怀绝技”的杭产机器人频频“出圈”,比如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发的警用四足机器狗在湖北宜昌等城市参与治安巡逻任务,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绝影Lite3和X30不久前亮相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

当前,杭州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00余家,2023年机器人产业链工业产值达150亿元,集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机器人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

杭州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基于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先发优势,杭州还将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要素和资源向机器人企业倾斜,不断探索商业化落地模式。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